子路受教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如题所述

子路受教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如下:
一、文章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

”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而受教。”

二、翻译

子路拜见孔子,孔子问他:“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只是说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怎么会有人赶得上呢?”子路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揉烤加工就很笔直,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

由此说来,又何必经过学习的过程呢?”孔子说:“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头磨得锐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远吗?”子路听后拜谢说:“真是受益良多。”

三、含义

1、文章通过子路和孔子的对话,展现了两种不同的学习态度。子路认为自己天赋异禀,不需要学习就能取得成功,而孔子则认为,即使一个人有天赋,也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2、孔子用“括而羽之,镞而砺之”来比喻学习的过程,说明学习可以让人的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他还用“其入之不亦深乎”来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3、这篇文章告诉大家,无论一个人的天赋如何,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同时,也提醒我们要虚心学习,不要自满自傲,要不断地追求进步。

4、在现代社会,学习的重要性更加凸显。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的不断更新,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同时,学习也是实现个人价值和追求幸福生活的重要途径。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获得真正的幸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