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社会还是法治社会?

如题所述

法制社会与法治社会的主要区别就是“法制与法治”的区别,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

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法制是个名词。换句话说,如果社会中的法律制度健全,即使没有人依法办事,这个社会依然可以称之为法制社会。

法治是依法治国的简称,法治是动词。换句话说,一个社会中的法律制度健全,社会中的每一个公权行为都有法律依据支撑,政府的什么事儿都是依法办理,这样的社会模式才能称之为法治社会。

法治社会和法制社会的区别

法律制度是相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制度来说的,法制相对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治是指一个法律信念,是一种与“人治”相对应的治理社会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

“法制”与“法治”都是法律文化中的重要内容,都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中,“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法治”则是一种与“人治”相对应的治理社会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简而言之,法制是一种社会制度,属于法律文化中的器物层面。

法治是一种社会意识,属于法律文化中的观念层面。与乡规民约、民俗风情、伦理道德等非正式的社会规范相比,法制是一种正式的、相对稳定的、制度化的社会规范。

法治与人治则是相对立的两种法律文化,前者的核心是强调社会治理规则(主要是法律形式的规则)的普适性、稳定性和权威性;后者的核心是强调社会治理主体的自觉性、能动性和权变性。

虽然法律也是由人来制定的,而且法治也不排斥人的能动性,但从法律的制定、执行到修改都必须按照法律本身制定的规则,人的能动性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发挥作用,而不能超越法律,这正是法治内在的本质要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