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向实际种粮农民发100亿元补贴,能有效缓解粮食危机吗?

近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考虑农资市场价格走势和农业生产形势,中央财政下达资金100亿元,再次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农资补贴,支持夏收和秋播生产,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种粮增支影响,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粮食危机,但是并不能够有效缓解粮食危机。虽然财政补贴了100亿元,但是面对庞大的农民群体,分摊到个人手中的钱也没有多少。

就在这几天,中yang财政向粮农下发了高达100亿元的农资补贴,同时为了进一步完善有关的补贴政策还明确了补贴对象:“实际承担农资价格上涨成本的实际种粮者,包括利用自有承包地种粮的农民,流转土地种粮的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开展粮食耕种收全程社会化服务的个人和组织”。

其实,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中yang 财政已经下发了200亿元的补贴,加上这次的100亿元,目前一共下发了300亿元的补贴。这和往年不同,过去补贴一般都是在6月份下发的,而且力度也没有这么大。

之所以会这么去做,我觉得主要还是今年的形势不容乐观。首先就是“俄乌战争”导致了全球粮价的大幅度上涨,目前部分国家已经宣布粮食不再对外出口了;其次就是今年遭受yi情影响比较严重,虽然大家对于粮食的重视程度大幅度攀升,但是粮价并没有预想的那么高;还有一点就是农资价格的上涨,让许多农民觉得种田是没有出路的。

就好比之前发生的“青储”事件,一些所谓的“专家”指责农民没有大局观念,甚至直言“不懂事”。诚然,这样的做法并不妥,不利于维护国家的粮食稳定。但是当面对这样的事情时,我认为除了及时制止,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情值得反思,那就是农民为什么要这么去做?

如果农民种粮“有利可图”,他们也不会愿意让自己的劳动成果被有意抹黑。累计300亿元的财政补贴,力度的确很大,但是实际上平均每亩地能够拿到的补贴也就15.6元的样子。(我国耕地面积19.18亿亩,水田4.71亿亩,旱地9.65亿亩,水浇地4.81亿亩)

我自己家也是农村的,现在农村种地的人越来越少了。有一次我和老父亲闲聊的时候,他说也不知道他们这一辈人“离去”之后,这地还有没有人种。然后他话锋一转说:“不种地也是对的,因为靠种地是娶不上媳妇的”,从他的话语中我也感受到了父亲的无奈和失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