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辨古玉中的内裂是天然的还是摔出来的

昨天的明清的一块白玉瑞兽在瓷砖上被摔了下。没有碎,所以就在灯光下看内裂,不过本身原来它因为是老玉就有些内裂,所以麻烦懂玉的哥哥姐姐告诉写如何分别摔出来的还是本身自带的谢谢!!那块玉我太宝贝了这么摔一下心痛要死!
回答得好的再加100分,加50加两次!!谢谢大家了!!有些线条中已经微微有点黑色了,我知道是沁,这个肯定不是新摔的我知道,还有就是摔出来的是不是不同角度看也会有深浅?摔裂的会不会导致时间产了该处断开啊?心里种有点不舒服。但愿没摔裂!!

古玉开裂.自然态.为开裂边有解理状残痕.<需放大观查>.痕纹非直线.应为撕裂状.裂纹口边有溢出状物质.
仿品裂直并向下或斜下走向.而真品有漂移感裂开
撕裂型也叫横向剪切型,在剪应力作用下,裂纹面上下错开,裂纹沿原来的方向向前扩展,称撕裂型裂纹,也叫3型裂纹。
高古玉在土下墓中长时间受地引力,温差,游离氧,物理和化学的综合作用,使原本较弱的晶格化学键发生“裂变”而产生绺纹,在土下产生的绺纹绝大多数携带碱性离子而生色相,时而展现出晶格内的弯曲形色带或色丝。这是高古玉的一道特有现象!!
古玉上的裂痕多是经历极缓慢的压力和侵蚀才形成的,因此常常是玉的表面在中间有裂,而裂纹两头不到。或是从边上看裂的挺大,却并不到头完全裂开,裂纹有隙处也会受自然的侵蚀而塌陷。极难以靠人工制作出来的。
[理]
建议少听多看自己悟
多看要看有出土记录的特征
少听是因对物的理解千差万别.
悟开眼明需积累
古人视<石之美者>为玉.故<玉>的来源种类很多.而静观万物.凡历经岁月者.必留下痕迹.从立体显微镜下表象归纳出系统.这种出土古玉质变特征.由镜头逐层的揭开在我们眼前.
产生这种现象和晶体解理的交角有关。原始状态下的晶体晶面一般不太平整,一经受外力产生解理后,这样的晶面就消失了,产生了所谓的具有光滑面的晶体解理。解理也就是晶体内部在连接力弱的地方,受外力作用(如敲打、挤压等)出现了断口。解理面呈完全性或不完全性的光滑平面,透闪石的断面,小角侧的聚合解理面,容易形成纤维丝状或错综细多片状。而大的一侧,则较易显示为平整的光滑面.
要知道玉的内部显微结构特点直接影响到蚀变速度。具体地说,顺着杂乱排列的透闪石针状晶体,比沿着整齐排列的晶体更易于蚀变溶解,沿裂缝处和未抛光的表面蚀变更加迅速。所以图中的一段有沁而另一段却丝毫没有沁色的肌理,就是因为受外力作用后玉器断口解理的交角接受沁色的速度不同所致。

我觉得只要没碎就没多大影响吧!

别太担心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2-02
一块古玉,因为山流水经过跌打撞击,在内部形成了很多的裂,而这些内裂,通常是通过强光手电比较难以看出的,有很大的运气成分。
这件,玉中有裂之处,经历那么多年,有沁色,有杂质进去,这是正常。
内裂还是可以佩带的,比如天然的水晶里面本身就有冰裂的,只要小心点就好了. 仔细观察内裂、小裂,如蹦瓷裂、马尾裂等,尤其是随绿裂、错位裂.有内裂,但不影响质量与外观.告诉你个简单的说法。如果你用手去抠 发现能抠动。那么显然 这个是裂。。但如果抠不动。那就是翡翠的生长纹理。不过老版的宝石学教材。把这个叫“结构裂理”。不影响美观。你说的有些线条中已经微微有点黑色了,这个肯定不是新摔的.以前就有的,只是没有留意,这次摔了一下心理就不舒服,这是每个人的正常反映,因为你也是个完美主义者,呵呵,我感觉不会是摔裂的,以前就有的,放心戴吧。
第2个回答  2008-11-27
白玉料,你用专业的小手电照下看看,新伤和你说的沁感觉差很多,新伤能看出茬来,就是感觉上比较硬的,看上去明显不同于沁的痕迹,一般是在内部靠近外皮的地方,仔细看看新伤和自然的裂是能够看出来的。

实在不行就去找个行家给看看,既然宝贝,看过了也就放心了,没看见实物,只能这么一说了
第3个回答  2008-11-24
东西有多大?够怪的.通常白玉透光也看不完整里面.只能看到离表层很近的地方.除非东西很小或者很薄.
很难分出新旧,除非摔的非常狠.
一种在内部形成了平面的小断层.明白么?不是光一条线,在某个过度时有个宽度.
还可以看线条是不是够机械,很有角度的直线,折线一般是摔的.有点曲线一般是磕的....我想象了水石形成的那种劲儿...
-_-#
再说了,既然内部本来就有裂.那摔了以后,新裂应该从旧裂处延展扩张的可能性有95% .这点很重要,本着这个在找找看?

参考资料:纯个人观点

第4个回答  2008-12-02
你最好传照微距的透光照上来看看.你这样一摔也是有可能摔成内裂的.但是他原本就有裂的话,你都知道了,那之前没有看到的裂现在有了肯定就是摔出来的了.
你说你的是白玉,白玉怎么能看到内裂呢?只有微透或者通透的宝玉石才能看到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