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孩子知道读书的重要和父母的不易,父母应该要怎样做?

如题所述

在顺风顺水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在年龄较小的时候,真的很难理解父母的艰辛。毕竟,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不可违背。从小就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并能够自律自立的孩子 ,是极少数的。

大多数人,只有经历了一些事,才会成长和成熟,无论大人还是孩子。

说说我的经历

我小时候也是只知道玩,放了学就在外面和同学们疯玩,有时候到了吃晚饭的时间,妈妈都找不到我,只能等我玩累了天黑了自己回家。父母打过我,说过我,但我一玩起来就都忘了。

直到小学四五年级时,改变了我对于父母和学习的态度。

有一天,父母从批发市场进了一批孩子玩具等小商品,要到夜市去摆地摊,赚点小钱。我只感到好玩,毕竟这些小玩意我也觉得好玩,父母每天晚上出摊回来后,我们会在一起整理收到的钱,然后大致计算一下今天赚了多少钱,然后还会给我点零花钱。

数钱这事,我是很喜欢干的,毕竟那时的孩子也没多少零花钱。但通常来说,父母每天出摊,也赚不了多少钱,反而每天很辛苦,也经常述说着“钱不好挣”,“今天没多少人来买”之类的话。

有几次我也跟着去摆摊,才知道货确实不好卖。后来有一次,父母出摊时天上突降大雨,来不及收拾东西,好多小商品被淋湿了,没法卖了,损失了不少钱。妈妈心疼地生病了。

这时我才明白了,原来赚钱真的很不容易,父母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太多辛苦。从那以后,我真的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幡然醒悟,当然,那时我还不知道这个词的意思。

马上面临小学升初中的考试,我不用父母的提醒,每天自己自觉地学习,当时想的是自己要考上重点初中,就可以为父母省一大笔择校费。因为当时我家旁边就有一所重点中学,附近的孩子都以这所学校为目标。

最终我如愿考上了这所初中,也没有觉得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毕竟,学业上的进步带给我更多的是自信和快乐。

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经常提起来这件事,认可我在那段时间的成长,言语之间倍感欣慰,却也不经意间流露出些许辛酸。我知道,他们觉得那段时间没能很好地照顾到我,但是,这不正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例子吗?

父母要想孩子尽快成长成熟,需要给孩子制造一些“麻烦”

1.让孩子感受一下父母每天工作和做家务的日常

比如有条件的话带孩子上一天班,让孩子看看家长在工作时要做多少事情、承受多少压力;让孩子参与家庭生活的管理,比如管理每日开销,做几天家务,让孩子知道生活的家里的井井有条是因为父母的辛苦劳动才得来的。

前几天网络上有一个小视频,一个妈妈因为双胞胎妹妹上幼儿园前磨磨蹭蹭,便只让姐姐一人去幼儿园,而要求妹妹当天在家陪妈妈做一天家务,感受一下妈妈的辛苦。结果当天妹妹很乖,很配合地与妈妈做家务,也知道了自己的错误,这位妈妈的教育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2.带孩子去看看“打工人”的工作场景

比如在寒冷或炎热的天气,带孩子去建筑工地看看“搬砖工人”的工作环境是多么恶劣,是有多么辛苦,并且要远离家人在外打拼。而他们多数是社会中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群体,现在不吃学习的苦,今后就要吃生活的苦。

3.给孩子讲名人通过奋斗成功的传记故事

这是对孩子的正向激励。每个优秀的人都不是随随便便成功的,他们必然是经历了艰苦的努力和奋斗,才成就了现在的辉煌,要让孩子懂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理解“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辛苦积累。让孩子对奋斗的经历和成功的路径有正确的认识,才会激励孩子去挑战困难,迎接成功。

结束语

总之,我不提倡刻意为孩子创造人为的“吃苦”教育,让孩子承受本不应该属于他年龄特点的痛苦,但应该适当让孩子与父母一起参与到家庭生活秩序的管理中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赚钱养家的不易,让孩子内心有所触动、引起波澜之后,才能内心变得柔软,从自我内心深处做出行动上的改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