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作性睡病怎么护理?

发作性睡病怎么护理?

发作性睡眠病的护理,在临床上表现为发作性睡病四联征:即睡眠发作、猝倒发作、睡眠麻痹和睡眠幻觉,其中白天睡眠发作和猝倒发作为最常见。睡眠发作是指白天不可抗拒的睡意和睡眠发作,多在非睡眠环境和睡眠时间突发,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为数秒至数小时不等,一般经过十几分钟短暂的睡眠后可恢复精神。猝倒发作表现为强烈情感刺激诱发的躯体两侧肌张力突然丧失,但患者意识清楚,不影响记忆,呼吸正常,很快进入快速眼动睡眠(REM),醒后完全恢复。睡眠麻痹指患者从快速眼动睡眠(REM)中觉醒时发生的一过性的全身性无力,不能活动、不能讲话,但呼吸和眼球运动则不受影响,持续数秒至数分钟。而睡眠幻觉是指在睡眠-觉醒转换时出现的生动、不愉快的感觉性体验,可以为视、触、听和运动性幻觉。

发作性睡病的护理方法如下:1、白天过度嗜睡,患者白天会出现突然发生不能控制的睡眠发作,安静状态下可以出现,甚至从事活动状态下也可以出现,比如看电视,吃饭,走路,开车时都有可能发作。2、睡眠瘫痪,患者有时在刚入睡或刚觉醒时突然出现,表现为不能活动肢体及言语,常伴有濒死感,整个过程患者意识都是清楚的。3、猝倒发作,患者可能会出现骨骼肌突然失去张力而导致跌倒,持续几秒钟到几分钟,发作过程中患者的意识清楚。4、睡眠幻觉,相对少见,好发于睡眠开始时或快觉醒时,有类似于梦境样的幻觉。5、自动行为,患者看似清醒,会进行一些无目的的单调重复的动作。6、睡眠时会出现不自主的肢体运动。7、记忆力下降。

发作性睡病护理需要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以及生活作息规律。而且患者还要严格把控自己的体重,不要让自己的情绪波动太严重。可以适当的进行午休,减少自己突发睡觉的。
确诊发作性睡护理只能通过介入治疗。患者可以通过药物只来,比如说哌甲酯、匹莫林等要去进行治疗。发作性睡病是属于一种慢性睡眠障碍,这种疾病通常会有一定的危害,比如患者会不分场合,不分地点,睡眠发作的时候不无法控制,比如患者在工作的时候就会出现跌倒在游泳的时候会发现溺水甚至会危及生命,患者在清醒的状态下,也会经常跌倒在地,因为在跌倒之前也没有先兆,所以会造成人身的伤害。
发作性睡病护理建议最好及时的去医院检查一下,确定一下具体的原因,才能够针对性的治疗或者用药。平时也要注意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作息,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也不要让自己有太大的心理压力,要注意放松心情,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
得了发作性睡病容易影响到人的注意力,长期下去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在学习方面,会影响到学习成绩,而在工作中会影响到工作质量。长期得发作性睡病,还有的患者可能会产生很强烈的幻觉,甚至会觉得自己心理压力比较大,时间久了也有可能会因此产生。
发作性睡病护理在不及时处理的情况下,容易影响到人的情绪,导致情绪不稳定,而且心情还很容易激怒,常常会出现喜笑无常。发作性睡病发作也会导致人的精神散涣,还会出现强烈的幻觉,长期下去会影响生活质量以及工作质量,甚至还有可能会形成精神障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6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典型的睡眠障碍,这种睡眠障碍具体会表现为白天会不可控制的突然进入睡眠,患者的睡眠也会增多。这种病是会受到情绪影响而逐渐加重的,如果患者长期情绪比较低落,并且精神压力还非常大的话,那么发作性睡病就会越来越严重,有一些患者甚至会在走路的过程中突然睡倒,甚至在摔伤后也不会清醒。
  二、发作性睡病怎么治
  1.服用中枢神经兴奋剂
  发作性睡病一般都是服用药物进行治疗的,常用的药物就是中枢神经兴奋剂。可以让患者服用哌甲酯或者是反苯环丙胺,这两种药物都可以让神经保持兴奋的状态,也可以让患者适当服用一些麻黄碱。但要注意的是药物有一定的依赖性,患者不可以过量服用,必须要严格遵循医生医嘱。如果患者病情发展的比较严重,那么可以加用盐酸丙米嗪。
  2.适当锻炼
  适当锻炼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也可以帮助神经兴奋。但平时也要注意,不可以运动过度,可以先从简单的有氧运动入手,比如说慢跑和散步。平时也可以跳绳。尽量不要做激烈的有氧运动,例如打篮球和踢足球。
  3.保持平和心态
  患病期间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尽量不要让自己过度焦虑,平时也不可以让自己长期处于在低落的情绪中。情绪长时间低落的话,会让发作性睡眠越来越严重,尽量要自己积极乐观一些。如果情绪长期低落难以缓解,最好寻求心理治疗。
第2个回答  2021-08-06
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睡眠障碍,临床上以不可抗拒的短期睡眠发作为特点,多于儿童或青年期起病。往往伴有猝倒发作、睡眠瘫痪症、睡眠幻觉等其他症状,合称为发作性睡病四联症。
发病机制尚未清楚,可能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功能降低或桥脑尾侧网状核功能亢进有关。
病因目前未明,但可发现此病跟基因、环境因素及某些中枢神经疾病有关。对可能诱发发作性睡病的环境因素现在知之甚少,文献报道有包括头部外伤、睡眠习惯改变、精神刺激及病毒感染等。而发作性睡病与遗传基因的关系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大约8%-10%的发作性睡病患者具有家族史,患者直系亲属患病的几率为对照组的10-40倍;25%-31%的单卵双生子共患发作性睡病,提示遗传因素在其起病中有重要作用。HLA等位基因DQB1*0602在发作性睡病患者中有很高的阳性率,达88%-100%。
西药治疗
(一)过度嗜睡的治疗
1、中枢兴奋剂:对网状激活系统产生激活作用,发挥很强的兴奋效果.是治疗睡眠发作的有效药物。
2.其他药物:因发作性睡病与DA 的代谢有关,可通过提高突触前的DA 水平来治疗发作性睡病。
(二)猝倒的治疗
1 .去甲肾上腺素药物:可逆转猝倒发作,如地昔帕明、维洛沙秦和文拉法辛等,均能有效地对抗猝倒。
2 .三环类抗抑郁药:能增加血液中NE 等单胺类的含量,是常用的抗猝倒药物。
3.羟丁酸钠:是GABA 的衍生物,达峰时间为40 分钟,半衰期为53 分钟,用药1周后猝倒发作即减少53 %, 4 周后减少69 % ,对日间思睡、睡瘫症和人睡前幻觉等症状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三)失眠的治疗
患者如在白天使用兴奋剂后,夜间可出现失眠或睡中不宁等,此时宜选用短半衰期催眠药,如唑吡坦等睡前口服,尽量避免给予半衰期长的催眠药,以防白天睡意加重。
中医中药治疗
(一) 心脾两虚
1. 症状 嗜睡,睡前多眼花幻影,神疲心悸,面色不华,苔薄白,脉细弱。
2 .治法 补益心脾。
3 .方药 归脾汤加减。
若腹胀、脘闷、纳差、舌苔腻者,加茯苓、藿香、厚朴以芳香化湿,健脾行气;睡前眼花幻影较多因心阴不足者,加麦冬、玉竹、北沙参。
(二)脾气虚弱
1 .症状 整日昏昏欲睡,面色萎黄,神倦肢怠,失眠多梦,心悸气短,健忘易惊,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弱。
2 .治法 补益气血,荣脑醒神。
3 .方药 养心汤加减
如水饮内停,心悸怔忡者,加猪苓、槟榔、泽泻;整日昏睡不醒者,加苏合香、石菖蒲、益智仁以开窍醒神。
(三)肾阳不足
1 .症状 嗜睡发作,或昏昏欲寐,腰膝酸软,畏寒肢冷,阳痿,小便清长,夜尿频数,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细微弱。
2 .治法 温补肾阳。
3 .方药 右归饮加减。
若气虚血脱等,加人参重用并加白术、黄芪。
(四)髓海不足
1 .症状 怠惰嗜睡,腰膝酸软,头昏脑鸣,或耳鸣耳聋,神情呆滞,思维迟钝,精神不济,记忆力减退,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细弱或细数。
2 .治法 填精补髓,健脑利窍。
3 .方药 左归丸加减。
遗精,梦交者,加生牡蛎、金樱子、芡实、莲须固肾涩精;潮热,盗汗,口干者去山茱萸、鹿甲胶,加知母、黄柏滋阴泻火。
(五)心阳不足
1 .症状 嗜卧倦怠,精神萎靡,畏寒肢冷,面色晄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2 .治法 温补心阳,补益心气。
3 .方药 桂枝甘草汤合人参益气汤加减。
畏寒肢冷甚者,去桂枝加肉桂、干姜以补火助阳,温通经脉;面色苍白血虚甚者,加阿胶、熟地、枸杞子、何首乌补血。
(六)胆热痰阻
1 .症状 昏困嗜睡, 头晕目眩,口苦口干,呕恶,胸胁满闷,舌红苔黄,脉弦数。
2 .治法 清胆化痰。
3 .方药 蒿芩清胆汤加减。
因痰浊内阻,气逆不降见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加旋覆代赭汤以益气和胃,化痰降气;若昏睡不醒者可加安宫牛黄丸醒脑开窍。
(七)暑湿伤气
1 .症状 昏困嗜睡,四肢困倦,纳呆胸满,身热自汗,头痛,口渴,大便溏泄,小便短赤,舌苔腻,脉虚。
2 .治法 清暑益气。
3 .方药 清暑益气汤加减。
若暑热较甚者,加石膏;湿浊甚者见舌苔白腻,去麦冬、知母,加广藿香、草豆寇。
(八)脾湿肝郁
1 .症状 嗜睡频作,头脑昏蒙,精神委顿,肢体沉重,倦怠乏力,月经量多,色紫有块,腰重痛,白带多,咳吐浊痰,头晕头痛,或胃脘嘈杂,神疲面晦,记忆力差,便干溲黄,舌淡红,苔白厚而腻,脉沉弦。
2 .治法 健脾疏肝,除湿醒脑。
3 .方药 完带汤加减。
白带多者加乌贼骨、芡实、煅牡蛎收涩止带;咳吐痰浊较多者加法半夏、天南星;头晕、头痛重者加菊花、川芎、天麻等。
(九)湿浊困脾
1 .症状 嗜睡频作,头脑昏蒙,精神委顿;肢体沉重,倦怠乏力,胸闷痞满,口腻纳呆,舌质淡,舌苔白厚而腻,脉濡缓或滑。
2 .治法 健脾祛湿,开窍醒神。
3 .方药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若湿痰偏盛,舌苔白滑者,加泽泻、桂枝利湿化饮;若肝阳偏亢者,加钩藤、珍珠母、代赭石息风潜阳。
(十)瘀血阻滞
1 .症状 嗜睡发作,迁延日久,神疲乏力,头脑昏沉,记忆力减退,时有头痛,失眠多梦,舌质紫暗,常有瘀点或瘀斑,脉细涩无力。
2 .治法 行气活血,开窍利脑。
3 .方药 通窍活血汤加减。
若头痛甚者加葛根、延胡索等;夹瘀血抽搐者加僵蚕、全蝎、蜈蚣。
中医针灸治疗
1 .体针
( 1 )方法1
主穴:鼻交。
配穴:神门、三阴交、太冲。
( 2 )方法2
主穴:申脉、照海。
配穴:百会、三阴交。
2 .头针
主穴:国标头针顶中线、额中线。
配穴:湿浊困脾者加额旁二线(双)、额顶带;心脾两虚者,加额旁一线(右)、额旁二线;肾阳不足者,加额旁三线(双)、枕上正中线、枕上旁线(双);髓海不足者,加额旁三线(双)。
3 .温针灸
取穴:通里、大钟、心俞、脾俞。
4 .耳穴贴压 取神门、脑干、皮质下、枕小神经点、肝、脾、心穴。
推拿按摩治疗
采用循经推运松解疗法。令患者取俯卧位,身体放松,平稳呼吸。术者位于患者右侧,用双手的拇、食、中和无名指在患者体表操作。
心理治疗
1 .发作性睡病部分患者出现反应性抑郁症状,应给患者以心理支持,增强其治疗信心,并取得家人、同事的理解与支持。
2 .行为治疗: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
3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强调有规律的工作和休息,尽量保证夜间获得充足的睡眠。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紧张。白天加强体力活动以改善白天过度嗜睡。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3-05
1、很多的人由于种种的原因导致的发作性睡病。患有发作性睡病的人应该保持乐观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避免忧郁、悲伤,但也不宜过于兴奋。因为兴奋失度可诱发猝倒发作。
2、最好不要独自远行,不要从事高空、水下作业,更不能从事驾驶车辆,管理各种信号及其他责任重大的工作,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3、了避免发生意外事故,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减少发作是十分必要的。
4、病人应有意识地把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多参加文体活动,干些有兴趣的工作,尽量避免从事单调的活动。
5、白天可适当饮点茶或咖啡,以增加大脑兴奋性。

对于该疾病患者首先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应为该疾病会对人们的心里产生一定的压力,良好的心态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第4个回答  2022-03-08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慢性的睡眠障碍,引起的原因,有很多,如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外伤,遗传等。发作性睡病严重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出现发作性睡病得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平时应多锻炼多运动,多吃水果,蔬菜蔬菜保持好心情有助于病情恢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