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为什么儿童入学堂都要先拜孔子

一道历史题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是封建礼教、仁义道德的代表,是自汉武帝以来历代皇帝维护统治的工具,被加封为“大成至圣先师”,自然是天下学子跪拜的对象。

早在周朝的时候,学校每年都要按四季释奠于先师,来表示尊师重道之意。不过当时所谓的先师,并不是指特定的某一个人或某些人;凡是过去对教育有贡献,且已过世的教师,都是师生祭祀的对象。

后来,由于孔子生前非常注重教育,在教育事业上的成就很高,影响极为深远,所以释奠的对象逐渐以孔子为主。到了隋朝,孔子被尊称为“先师”以后,释奠便成为祭孔典礼的专属名称了。

扩展资料

孔子的思想

1、道德思想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

2、教育思想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祭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1-13
每一个华夏儿童都应拜孔子,实质上是拜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的精神从幼年就深植于每个儿童的内心。这是华夏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的根源。
文化亡,则民族精神亡,民族精神亡,则民族亡。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因为孔子是我华夏文化的集大成与传承者,对中国文化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自伏羲画卦以来的尧舜禹文王武王周公,下启子思孟子董仲舒朱熹王阳明……
是华夏文化的代表。
所以每一个华夏儿童都应拜孔子,实质上是拜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的精神从幼年就深植于每个儿童的内心。这是华夏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的根源。
文化亡,则民族精神亡,民族精神亡,则民族亡。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1-21
如sdytss1985说:孔子是我华夏文化的集大成与传承者,对中国文化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自伏羲画卦以来的尧舜禹文王武王周公,下启子思孟子董仲舒朱熹王阳明是华夏文化的代表。孔子是至圣先师,可以说是古代的精神领袖
,导师。
第4个回答  2012-12-30
孔子是大成至圣先师,是圣人,是儒家的创始人,古代是以儒家文化为其正统学说,所以拜孔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