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是恐龙的后代吗

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这是小学生四年级语文课本第31课的一篇文章,应该是真实的,他们不能跟祖国的未来的花朵说谎话吧。

《飞向蓝天的恐龙》
说到恐龙,人们往往想到凶猛的霸(bà)王龙或者笨重、迟钝(dùn)的马门溪龙;谈起鸟类,我们头脑中自然会浮现轻灵的鸽子或者五彩斑斓(lán)的孔雀。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但近年来发现的大量化石显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líng)空翱(áo)翔(xiáng)的鸟儿。
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hè)胥(xū)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gé)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不仅(jǐn)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yì)。根据这一假说,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但相关化石一直没有被找到。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huì)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让我们穿越时空隧(suì)道,访问中生代的地球,看看这一演化过程吧!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像鸵(tuó)鸟一样用两条后腿支撑(chēng)身体。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yǎn)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dūn),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几公斤;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rú)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lú)膨(péng)大,行动敏(mǐn)捷(jié);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yì)一样拍打;它们的体表长出了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不过,有些科学家认为,飞行并非始于树栖生活过程。他们推测,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不管怎样,有一点毋(wú)庸(yōng)置疑:原本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它们飞向了蓝天,从此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生活天地。
亿万年前,一种带羽毛的恐龙脱离同类,飞向蓝天,演化出今天的鸟类大家族。科学家们希望能够重现这一历史进程。随着越来越多精美化石的发现,他们离这一愿望的实现已越来越近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1-22
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是 鸟类是由恐龙进化而来~
第二种是 鸟类不是由恐龙进化而来~

下面详细讲述:

观点一:鸟类是由恐龙进化而来

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Institute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Paleoanthropology),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系统(Department of Land Resources)的研究人员挖掘出了一种巨型似鸟恐龙—
—二连巨盗龙的骨骼化石,确定了其亲缘关系,并进行了鸟类特征演化分析,这将极大丰富人类对于恐龙向鸟类演化过程的理解,6月14日出版的《Nature》杂志公布了这一研究成果,并配以新闻解析。
这一文章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徐星博士(简介见后)。

[Nature新闻]中国研究人员挖掘出了一种巨型似鸟恐龙(gigantic bird-like dinosaur)——二连巨盗龙(Gigantoraptor )的骨骼化石,这一种恐龙体形巨大,长大约8米,站立高度超过3.5米,体重大约1400公斤——是目前已知其最大家族成员体重的3倍,最小尺寸的家族成员比如Caudiperyx的300倍,目前这一种恐龙已被归为一个新的种群:Gigantoraptor erlianensis。

似鸟类特征的进化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个尺寸减小的过程,这也就意味着物种尺寸越小,越与鸟类相似,而这一发现则推翻了这一理论。

Gigantoraptor有一个长长的臂,与鸟类相似的腿,没有牙齿的下颚,以及可能存在的鸟喙,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迹象表明其是否有羽毛,但是徐星博士从其亲缘关系推断认为Gigantoraptor应该是有羽毛的。

目前已知最大的动物是已经绝种的体重约500公斤的雷鸟(thunder bird)。研究人员将这种恐龙与其它已知恐龙进行比较,查看100多种特征,包括肢翼的特征——因此将Gigantoraptor归入了窃蛋龙类(Oviraptoridae family),徐博士说,“我们发现了许多真正的窃蛋龙类特征”,而且他强调Gigantoraptor的下颚尤其属于窃蛋龙类特征。

来自英国莱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Leicester)的恐龙研究专家David Unwin认为,“这是一种100年前我们就知道的恐龙类群,其通常是火鸡或者鸸鹋(emu)的大小”,“但是没有人想到会发现这样的恐龙,如果它们存在,可能就会被笑话。”

二连巨盗龙的产地——二连盆地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晚白垩世恐龙化石产地之一。早在大约80年前,著名的美国中亚考察就曾经在这里发现了

大量的脊椎动物化石,包括最早确认的恐龙蛋化石。随后的几十年间,世界上多次的大型考察项目都光顾过二连盆地。

近年来,我国学者在鸟类起源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尤其是发现于辽宁早白垩世的长羽毛恐龙化石,极大地促进了我们对于从恐龙向鸟类演化过程的理解。徐星研究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把有关鸟类起源的研究从辽宁的早白垩世扩展到新疆的侏罗纪和内蒙古的晚白垩世。

观点二:

科学家在认真研究鸟类的运动和呼吸方式后,声称这些长着羽毛的人类朋友并非起源于恐龙。

数十年来,人们清楚鸟类的腿骨结构使它们更适合用膝盖奔跑。但是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鸟类的腿骨结构还阻止了它们的肺部伸缩,从而使其更适于飞行。包括人类、大象、蜥蜴和暴龙等兽脚亚目恐龙(theropod dinosaurs)在内的,在陆地上行走的任何一种其他动物,都拥有可以移动的腿骨。

这一发现或许将迫使古生物学家重新思考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想法:现代鸟类是远古肉食性恐龙的直系后裔。美国研究员约翰·鲁本教授说:“我们竟然不了解最基本的鸟类生物学问题,这令我们非常吃惊。伶盗龙(Velociraptor)不仅在身体的某些部位长有羽毛,而且还喜欢在日落后活动。鸟类可能是从另一种生物进化而来的,在大部分恐龙依然存在的时候,鸟类的进化过程已经开始了。”羽毛、翅膀和鸟类独特的运动方式都是独立进化而来的。

在1.45亿年到6500万年间的白垩纪时代,恐龙和鸟类双双繁盛发展。一直被认为是最古老的鸟类——始祖鸟生活在1.5亿年前,而恐龙先于它,早在2亿年前就已经出现了。鲁本说:“现在似乎已经很清楚,鸟类是单独进化而来的,并不是兽脚亚目恐龙的后裔。”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形态学》杂志上。

参考资料:www.dkpart.com

第2个回答  2010-01-25
是的,鸟现在被视为没有灭绝的恐龙,是恐龙唯一的后代

由于19世纪中叶始祖鸟化石的发现,人们一直坚信达尔文的说法:鸟类是由爬行动物进化来的,而始祖鸟正是这一进化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是由它逐渐进化成了现代鸟。可是,人们关于始祖鸟的起源却有了争议:因为在被发现的化石里,始祖鸟长着蜥蜴一样的长尾,于是有人推测始祖鸟是由蜥蜴进化来的。但是基于对始祖鸟化石的分析,英国有学者指出恐龙实际上才是始祖鸟的祖先。恐龙中有一种叫做虚骨龙的小恐龙,在外貌及骨骼结构上与始祖鸟十分相似,他们怀疑鸟类的祖先就是这个群系的恐龙。尽管他们做了很多努力让人们相信这一看上去不可思议的理论,但还是有学者向他们提出了难题,那就是:鸟类具有锁骨,而恐龙没有。坚持己见的科学家就干脆说鸟类和恐龙类都起源于槽齿类。
第3个回答  2010-01-29
鸟是恐龙的后代:

-------------------------------------------------------------------------------
鸟的起源

鸟类起源的研究,经过了主要这样的一些阶段。
1868年,赫胥黎提出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赫胥黎是英国著名的一个生物学家,也是达尔文进化论的坚定支持者,同时他也是首先提出鸟类起源于恐龙学说的一位学者。
到了1927年,丹麦古生物学家海尔曼在他1927年发表了一本非常经典的著作《鸟类的起源》书中提出,鸟和恐龙虽然十分相似,但恐龙因为已经十分特化,所以鸟类可能不会从恐龙直接起源,而是和恐龙有一种共同的祖先,这就是槽齿类。所谓槽齿类,就是说比恐龙更加原始的一种化石类群,这个类群被认为是产生了恐龙、鸟类、鳄鱼等现代一些主要的脊椎动物大的类群,它出现的时代可能会更早一点,比侏罗纪、白垩纪还要早的三叠纪出现。这种学说从提出来以后,一直盛行了大概有半个世纪。
从1973年到1985年,恐龙起源说再次复兴。学者在研究脊椎动物化石的时候,发现有一块被鉴定成翼龙的化石具有羽毛,进而找到了另外一件始祖鸟化石。 这种偶然的发现,使学者将鸟类和恐龙的关系连接到了一起。1986年一直到现在,恐龙起源学说不断盛行,越来越多的化石证据支持了这样的一种假说。
中华龙鸟复原图来自于我国的带毛的恐龙,如中华龙鸟是第一个身上保存真正的分叉羽毛的恐龙化石。该化石的发现,引起了国际古生物学界很大的轰动,被认为是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学说最重要最新的证据。甚至有学者提出恐龙没有绝灭,我们所见到的现生的鸟类都是恐龙,生活在南美的蜂鸟当然就自然而然成为最小的恐龙。
鸟类的起源是复杂的问题,当更多证据被发现后,或许还有其他的解读(现在普遍认为,中华龙鸟是鸟类最早的祖先)。
第4个回答  2010-01-23
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是 鸟类是由恐龙进化而来~
第二种是 鸟类不是由恐龙进化而来~

下面详细讲述:

观点一:鸟类是由恐龙进化而来

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Institute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Paleoanthropology),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系统(Department of Land Resources)的研究人员挖掘出了一种巨型似鸟恐龙—
—二连巨盗龙的骨骼化石,确定了其亲缘关系,并进行了鸟类特征演化分析,这将极大丰富人类对于恐龙向鸟类演化过程的理解,6月14日出版的《Nature》杂志公布了这一研究成果,并配以新闻解析。
这一文章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徐星博士(简介见后)。

[Nature新闻]中国研究人员挖掘出了一种巨型似鸟恐龙(gigantic bird-like dinosaur)——二连巨盗龙(Gigantoraptor )的骨骼化石,这一种恐龙体形巨大,长大约8米,站立高度超过3.5米,体重大约1400公斤——是目前已知其最大家族成员体重的3倍,最小尺寸的家族成员比如Caudiperyx的300倍,目前这一种恐龙已被归为一个新的种群:Gigantoraptor erlianensis。

似鸟类特征的进化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个尺寸减小的过程,这也就意味着物种尺寸越小,越与鸟类相似,而这一发现则推翻了这一理论。

Gigantoraptor有一个长长的臂,与鸟类相似的腿,没有牙齿的下颚,以及可能存在的鸟喙,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迹象表明其是否有羽毛,但是徐星博士从其亲缘关系推断认为Gigantoraptor应该是有羽毛的。

目前已知最大的动物是已经绝种的体重约500公斤的雷鸟(thunder bird)。研究人员将这种恐龙与其它已知恐龙进行比较,查看100多种特征,包括肢翼的特征——因此将Gigantoraptor归入了窃蛋龙类(Oviraptoridae family),徐博士说,“我们发现了许多真正的窃蛋龙类特征”,而且他强调Gigantoraptor的下颚尤其属于窃蛋龙类特征。

来自英国莱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Leicester)的恐龙研究专家David Unwin认为,“这是一种100年前我们就知道的恐龙类群,其通常是火鸡或者鸸鹋(emu)的大小”,“但是没有人想到会发现这样的恐龙,如果它们存在,可能就会被笑话。”

二连巨盗龙的产地——二连盆地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晚白垩世恐龙化石产地之一。早在大约80年前,著名的美国中亚考察就曾经在这里发现了

大量的脊椎动物化石,包括最早确认的恐龙蛋化石。随后的几十年间,世界上多次的大型考察项目都光顾过二连盆地。

近年来,我国学者在鸟类起源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尤其是发现于辽宁早白垩世的长羽毛恐龙化石,极大地促进了我们对于从恐龙向鸟类演化过程的理解。徐星研究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把有关鸟类起源的研究从辽宁的早白垩世扩展到新疆的侏罗纪和内蒙古的晚白垩世。

参考资料:www.dkpart.com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