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朝在安史之乱后不吸取教训,竟然还新设了很多节度使,让藩镇割据这种现象愈演愈烈?

为什么唐朝在安史之乱后不吸取教训,竟然还新设了很多节度使,让藩镇割据这种现象愈演愈烈?

这个问题问的好,我回答一下,希望能帮到你~

一、首先看一下安史之乱爆发的背景:到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唐边境地区形成了十大节度使(类似于今天的大军区),分别是安西、北庭、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平卢、范阳、剑南、岭南,主要用于防范边疆少数民族(突厥、吐蕃、突骑施,等)的入侵,而唐朝内地由于承平日久而军备废弛,并且由于一直国泰民安,人民也不愿意当兵甚至鄙视看不起练兵习武的人,这样就直接导致了唐朝的军事力量完全倾斜于边境,造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当时安禄山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道节度使,他正是利用了这个机会,举兵侵入中原,由于边境地区的兵力长期与少数民族作战,因此战斗力极强,而唐内地则几乎没有御敌的武装,这就使安禄山得以长驱直入,一个月内便攻陷东都洛阳,半年后再陷长安。因此,安史之乱历时八年最终于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被平定后,唐政府基于发生安史之乱的教训,不得不普遍在内地设置节度使,增加内地的兵力,这样就形成了藩镇遍地的局面。这样做正是为了防范安史之乱发生的弊端。如果仍然不在内地设立节度使,还是只在边疆设立的话,即使安史之乱平定了,但也不能保证以后不会再发生类似安史之乱的反叛事件。这是其一。

二、还与唐政府在安史之乱中的对投降叛军的官员实行的政策有关。唐军收复了长安以后,本来下诏对所有投敌的官员实行宽大,既往不咎,但很快又改变的政策,对投敌官员分六等治罪,或死或绞或流放。本来叛军内部的原唐政府投降官员听到当初的宽大政策时非常高兴,并且筹划在内部瓦解分化敌军,但新政策公布后,由于大批投敌官员被处死,使得叛军内部的投敌官员心灰意冷,从而开始死心塌地的坚定的跟随叛军,这件事情让当时的皇帝唐肃宗非常后悔。因此安史之乱平定后,新皇帝唐代宗基于以前对敌政策的教训,对投降的叛军将领田承嗣、张忠志、李怀仙等实行宽大,让他们原职留任,从而形成了著名的河朔三镇(魏博、成德、卢龙)。这是其二。

三、与仆固怀恩有关。仆固怀恩出身于少数民族,在平叛战争中立有大功,在平定安史之乱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也为了培养自己的爪牙和羽翼,极力主张叛军降将田承嗣、张忠志、李怀仙等官复原职,让他们仍做节度使。后仆固怀恩叛唐,河朔三镇也逐渐不听朝廷调遣,为了防犯河朔三镇,朝廷不得不于河阳、义成、宣武、忠武、昭义等内地设置节度使,成为内地重镇。这是其三。

四、内地广泛设置节度使后,藩镇势力大增,财政权、军权、官员任免权于一身,从而直接导致唐政府中央集权的衰弱,而地方藩镇时有反叛事件,或节度使不朝贡中央,或士卒驱逐节度使,唐中央对此逐渐无能为力,而藩镇势力愈强。这是其四。

好了,就说这些吧,希望你能满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1-24
安史乱起,唐廷为了平叛,内地也相继设置节镇。

唐代节度使的兴起和演变自有其特定的原由:从经济和军事方面看,因均田制的破坏而引起府兵制的瓦解,改变了过去兵农合一,寓兵于农的特点;由政治方面看,从玄宗朝开始出现了朝政腐败,中央统治力量每况愈下;从社会方面看,在唐王朝中央力量消弱的同时,周边少数民族势力却在逐渐强化。所有这些都给节度使的出现和割据局面的形成创造了客观条件。
安史之乱把唐朝政治打的七零八落,为解困局,唐朝采取以方镇御方镇的方针。当时,安史余部还保持相当大的势力,唐政府于763年任命安史降将薛嵩、李宝臣、李怀仙、田承嗣等仍为节度使,造成事实上“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将”的局面。并且,在平叛过程中,设置在关中、江淮的藩镇还在保留。在“梁、徐、陈、汝、白马津、盟津、襄、邓、安、黄、寿春,皆戍重兵”。因此,“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形成了复杂的割据局面。势力最大的是河朔三镇:即成德、魏博、卢龙。
第2个回答  2010-01-22
这个问题问的好,我回答一下,希望能帮到你~

一、首先看一下安史之乱爆发的背景:到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唐边境地区形成了十大节度使(类似于今天的大军区),分别是安西、北庭、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平卢、范阳、剑南、岭南,主要用于防范边疆少数民族(突厥、吐蕃、突骑施,等)的入侵,而唐朝内地由于承平日久而军备废弛,并且由于一直国泰民安,人民也不愿意当兵甚至鄙视看不起练兵习武的人,这样就直接导致了唐朝的军事力量完全倾斜于边境,造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当时安禄山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道节度使,他正是利用了这个机会,举兵侵入中原,由于边境地区的兵力长期与少数民族作战,因此战斗力极强,而唐内地则几乎没有御敌的武装,这就使安禄山得以长驱直入,一个月内便攻陷东都洛阳,半年后再陷长安。因此,安史之乱历时八年最终于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被平定后,唐政府基于发生安史之乱的教训,不得不普遍在内地设置节度使,增加内地的兵力,这样就形成了藩镇遍地的局面。这样做正是为了防范安史之乱发生的弊端。如果仍然不在内地设立节度使,还是只在边疆设立的话,即使安史之乱平定了,但也不能保证以后不会再发生类似安史之乱的反叛事件。这是其一。

二、还与唐政府在安史之乱中的对投降叛军的官员实行的政策有关。唐军收复了长安以后,本来下诏对所有投敌的官员实行宽大,既往不咎,但很快又改变的政策,对投敌官员分六等治罪,或死或绞或流放。本来叛军内部的原唐政府投降官员听到当初的宽大政策时非常高兴,并且筹划在内部瓦解分化敌军,但新政策公布后,由于大批投敌官员被处死,使得叛军内部的投敌官员心灰意冷,从而开始死心塌地的坚定的跟随叛军,这件事情让当时的皇帝唐肃宗非常后悔。因此安史之乱平定后,新皇帝唐代宗基于以前对敌政策的教训,对投降的叛军将领田承嗣、张忠志、李怀仙等实行宽大,让他们原职留任,从而形成了著名的河朔三镇(魏博、成德、卢龙)。这是其二。

三、与仆固怀恩有关。仆固怀恩出身于少数民族,在平叛战争中立有大功,在平定安史之乱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也为了培养自己的爪牙和羽翼,极力主张叛军降将田承嗣、张忠志、李怀仙等官复原职,让他们仍做节度使。后仆固怀恩叛唐,河朔三镇也逐渐不听朝廷调遣,为了防犯河朔三镇,朝廷不得不于河阳、义成、宣武、忠武、昭义等内地设置节度使,成为内地重镇。这是其三。
第3个回答  2010-01-26
一、首先看一下安史之乱爆发的背景:到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唐边境地区形成了十大节度使(类似于今天的大军区),分别是安西、北庭、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平卢、范阳、剑南、岭南,主要用于防范边疆少数民族(突厥、吐蕃、突骑施,等)的入侵,而唐朝内地由于承平日久而军备废弛,并且由于一直国泰民安,人民也不愿意当兵甚至鄙视看不起练兵习武的人,这样就直接导致了唐朝的军事力量完全倾斜于边境,造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当时安禄山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道节度使,他正是利用了这个机会,举兵侵入中原,由于边境地区的兵力长期与少数民族作战,因此战斗力极强,而唐内地则几乎没有御敌的武装,这就使安禄山得以长驱直入,一个月内便攻陷东都洛阳,半年后再陷长安。因此,安史之乱历时八年最终于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被平定后,唐政府基于发生安史之乱的教训,不得不普遍在内地设置节度使,增加内地的兵力,这样就形成了藩镇遍地的局面。这样做正是为了防范安史之乱发生的弊端。如果仍然不在内地设立节度使,还是只在边疆设立的话,即使安史之乱平定了,但也不能保证以后不会再发生类似安史之乱的反叛事件。这是其一。

二、还与唐政府在安史之乱中的对投降叛军的官员实行的政策有关。唐军收复了长安以后,本来下诏对所有投敌的官员实行宽大,既往不咎,但很快又改变的政策,对投敌官员分六等治罪,或死或绞或流放。本来叛军内部的原唐政府投降官员听到当初的宽大政策时非常高兴,并且筹划在内部瓦解分化敌军,但新政策公布后,由于大批投敌官员被处死,使得叛军内部的投敌官员心灰意冷,从而开始死心塌地的坚定的跟随叛军,这件事情让当时的皇帝唐肃宗非常后悔。因此安史之乱平定后,新皇帝唐代宗基于以前对敌政策的教训,对投降的叛军将领田承嗣、张忠志、李怀仙等实行宽大,让他们原职留任,从而形成了著名的河朔三镇(魏博、成德、卢龙)。这是其二。

三、与仆固怀恩有关。仆固怀恩出身于少数民族,在平叛战争中立有大功,在平定安史之乱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也为了培养自己的爪牙和羽翼,极力主张叛军降将田承嗣、张忠志、李怀仙等官复原职,让他们仍做节度使。后仆固怀恩叛唐,河朔三镇也逐渐不听朝廷调遣,为了防犯河朔三镇,朝廷不得不于河阳、义成、宣武、忠武、昭义等内地设置节度使,成为内地重镇。这是其三。

四、内地广泛设置节度使后,藩镇势力大增,财政权、军权、官员任免权于一身,从而直接导致唐政府中央集权的衰弱,而地方藩镇时有反叛事件,或节度使不朝贡中央,或士卒驱逐节度使,唐中央对此逐渐无能为力,而藩镇势力愈强。这是其四。
您觉得怎么样?
第4个回答  2010-01-25
这个问题问的好,我回答一下,希望能帮到你~

一、首先看一下安史之乱爆发的背景:到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唐边境地区形成了十大节度使(类似于今天的大军区),分别是安西、北庭、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平卢、范阳、剑南、岭南,主要用于防范边疆少数民族(突厥、吐蕃、突骑施,等)的入侵,而唐朝内地由于承平日久而军备废弛,并且由于一直国泰民安,人民也不愿意当兵甚至鄙视看不起练兵习武的人,这样就直接导致了唐朝的军事力量完全倾斜于边境,造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当时安禄山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道节度使,他正是利用了这个机会,举兵侵入中原,由于边境地区的兵力长期与少数民族作战,因此战斗力极强,而唐内地则几乎没有御敌的武装,这就使安禄山得以长驱直入,一个月内便攻陷东都洛阳,半年后再陷长安。因此,安史之乱历时八年最终于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被平定后,唐政府基于发生安史之乱的教训,不得不普遍在内地设置节度使,增加内地的兵力,这样就形成了藩镇遍地的局面。这样做正是为了防范安史之乱发生的弊端。如果仍然不在内地设立节度使,还是只在边疆设立的话,即使安史之乱平定了,但也不能保证以后不会再发生类似安史之乱的反叛事件。这是其一。

二、还与唐政府在安史之乱中的对投降叛军的官员实行的政策有关。唐军收复了长安以后,本来下诏对所有投敌的官员实行宽大,既往不咎,但很快又改变的政策,对投敌官员分六等治罪,或死或绞或流放。本来叛军内部的原唐政府投降官员听到当初的宽大政策时非常高兴,并且筹划在内部瓦解分化敌军,但新政策公布后,由于大批投敌官员被处死,使得叛军内部的投敌官员心灰意冷,从而开始死心塌地的坚定的跟随叛军,这件事情让当时的皇帝唐肃宗非常后悔。因此安史之乱平定后,新皇帝唐代宗基于以前对敌政策的教训,对投降的叛军将领田承嗣、张忠志、李怀仙等实行宽大,让他们原职留任,从而形成了著名的河朔三镇(魏博、成德、卢龙)。这是其二。

三、与仆固怀恩有关。仆固怀恩出身于少数民族,在平叛战争中立有大功,在平定安史之乱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也为了培养自己的爪牙和羽翼,极力主张叛军降将田承嗣、张忠志、李怀仙等官复原职,让他们仍做节度使。后仆固怀恩叛唐,河朔三镇也逐渐不听朝廷调遣,为了防犯河朔三镇,朝廷不得不于河阳、义成、宣武、忠武、昭义等内地设置节度使,成为内地重镇。这是其三。

四、内地广泛设置节度使后,藩镇势力大增,财政权、军权、官员任免权于一身,从而直接导致唐政府中央集权的衰弱,而地方藩镇时有反叛事件,或节度使不朝贡中央,或士卒驱逐节度使,唐中央对此逐渐无能为力,而藩镇势力愈强。这是其四。

五、尾大不掉了,安史之乱后皇权受到了极大的衰减,中央权利都在宦官,而地方上有个三五千人的兵痞流氓也占山自立,不受中央节制.最终导致了唐王朝灭亡,形成了五代十国这个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混乱、最灭绝人性的八九十年,这是其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