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腿与吊车梁连接加垫块连接与伸出两块板连接,这两个方式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1、  悬臂体系的挂梁与悬臂间必然出现搁置构造, 通常就将悬臂端和挂梁端的局部构造称为   牛腿。 牛腿的作用是衔接悬臂梁与挂梁, 并传递来自挂梁的荷载。 在这里由于梁的相互搭接,   中间还要设置传力支座来传递较大的竖直和水平反力, 因此牛腿高度已削弱至不到梁高的一   半,却又要传递较大的竖直和水平反力,这就使它成为上部结构中的薄弱部位,设计中应对   此处的构造予以足够的重视。通常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悬臂梁与挂梁的腹板宜一一对应,使受力明确,缩短传力路线;接近牛腿部位的腹板   应适当加厚,加厚区段的长度不应小于梁高;   ⑵设置端横梁加强,端横梁的宽度应将牛腿包含在内,形成整体;   ⑶牛腿的凹角线形应和缓,避免尖锐转角,以减缓主拉应力的过分集中;   ⑷牛腿处的支座高度应尽量减小,如采用橡胶支座;   ⑸按设计计算要求配置密集的钢筋,钢筋布置应与主拉应力的方向协调一致,以防止混   凝土开裂。2、其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墙外部分体积以m3计算。
1)挑沿
挑沿的体积包括底板和翻沿两部分
V1=底板的断面积×(L外+4×底板宽)
V2=翻沿的断面积×[L外+8×(底板宽-沿厚/2)]
2)雨蓬、阳台板
包括伸出墙外的牛腿、挑梁和雨蓬反挑檐的体积
雨蓬:V=底板的面积×板厚+挑梁体积+翻起的体积
阳台板:V=底板的面积×板厚+挑梁体积
“阳台板”仅指阳台底板,当阳台为现浇整体阳台或采用多孔板的挑阳台时,应分解后列项编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6-06
之所以数天来此题无人问津,是第二种连接叫人看不懂,所以没法比较。
第一种连接的方式适用于小吨位,竖版(是加劲肋,没有端板)倒是对正了连接螺栓,是集中荷载位置的构造。每梁支座应该是两块加劲肋。
第二种连接端板下面与灰暗色垫板似乎没有(也做不到)完善的角焊两梁端板(两块)直接 ‘端面承压’ 搁置在灰暗色垫板上,靠红色钢板来增补一点承压面积,红色钢板确又是弹性的接触,真费解!红色钢板和几颗螺栓起什么作用?
螺栓在牛腿里面是直接与支座连接,梁的方向和位置完全固定了。第二种看不出来连接,似乎仅仅搁在牛腿上的。追问

第二种连接方法是参考图集03SG520-2第26页《吊车梁局部修改图(2)》,图集上就是这样连得啊。

追答

前已回答“螺栓在牛腿里面是直接与支座连接,梁的方向和位置完全固定了。第二种看不出来连接,似乎仅仅搁在牛腿上的。”     楼主画的轴侧图确实  “看不出来连接” 嘛。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1个回答  2014-06-06
1、  悬臂体系的挂梁与悬臂间必然出现搁置构造, 通常就将悬臂端和挂梁端的局部构造称为   牛腿。 牛腿的作用是衔接悬臂梁与挂梁, 并传递来自挂梁的荷载。 在这里由于梁的相互搭接,   中间还要设置传力支座来传递较大的竖直和水平反力, 因此牛腿高度已削弱至不到梁高的一   半,却又要传递较大的竖直和水平反力,这就使它成为上部结构中的薄弱部位,设计中应对   此处的构造予以足够的重视。通常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悬臂梁与挂梁的腹板宜一一对应,使受力明确,缩短传力路线;接近牛腿部位的腹板   应适当加厚,加厚区段的长度不应小于梁高;   ⑵设置端横梁加强,端横梁的宽度应将牛腿包含在内,形成整体;   ⑶牛腿的凹角线形应和缓,避免尖锐转角,以减缓主拉应力的过分集中;   ⑷牛腿处的支座高度应尽量减小,如采用橡胶支座;   ⑸按设计计算要求配置密集的钢筋,钢筋布置应与主拉应力的方向协调一致,以防止混   凝土开裂。2、其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墙外部分体积以m3计算。
1)挑沿
挑沿的体积包括底板和翻沿两部分
V1=底板的断面积×(L外+4×底板宽)
V2=翻沿的断面积×[L外+8×(底板宽-沿厚/2)
第2个回答  2019-06-13
这是吊车梁支座的两种连接方式
一个是平板支座连接方式 一个是突缘支座连接
两种连接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只是设计人员喜好不同罢了
第3个回答  2014-04-24
不内行,也希望看到内行人的回答。我认为,
1、前者允许吊车梁在支座转动并沿梁纵向有微小位移,可以视为滑动铰支座;
2、后者的支座节点比较费解。不知道两块竖板和吊车梁关系如何,是否与翼缘角焊缝焊接?允许吊车梁在支座转动。但是这种节点设计是否允许吊车梁在支座纵向位移?似乎不行。另外,有几个不理解之处,a,红色钢板起什么作用?b,吊车梁传力到支座的方式是两块竖板,是否合理?局部压力是否过大?追问

两块竖版与翼元焊接,这种连接方式是突缘式支座,你可以上网查查,我问的重点是螺栓在牛腿里面与外面的区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