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黑龙江白城的历史

如题所述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嫩江平原西部,科尔沁草原东部。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日照时数2919.4小时,年均气温4.9℃,无霜期157天,年均降水量407.9毫米,光热条件优越于全省其他地区。1990年人口33.5万。有满、蒙古、回、朝鲜、锡伯、达斡尔、白、壮等18个少数民族。面积 977.5平方千米。清为哲里木盟扎萨克图郡王游牧地。1904年设靖安县。1914 年改洮安县。1938 年改白城县。1945 年复名洮安县。1950 年复改称白城县。1958年 9月设白城市。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和卵石、中砂、细砂及膨润土资源。中草药有防风、桔梗、远志、柴胡、黄芩、黄芪、沙参、甘草等。土特产主要有绿豆、蓖麻。
  历史悠久,新石器晚期,境内已有人类生活,1993年设地设市,现辖镇赉县、通榆县、大安市、洮南市、洮北区5个县(市、区)和白城经济开发区、大安经济开发区、民营经济发展区、查干浩特旅游开发区4个开发区。总面积2.6万平方公里,有汉、蒙、回等多个民族,200多万人口。
  地理区位优越,是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自治区三省(区)交界处和周边二、三百里内一个较大的区域中心城市,也是黑龙江西南部和内蒙古东北部入关的必经之地。
  资源丰富,人均耕地、草原、宜林地、水面、芦苇面积都居全省首位。有比较丰富的石油资源、风力资源以及多种矿产资源,境内有世界A级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莫莫格。
  特色经济明显,是国家级大型商品粮基地市,是全国节水型井灌区建设示范市,被列为全国农业四大开发区之一和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目前白城已成为水稻、烤烟、肉牛、芦苇、棉花、淡水鱼、油料、糖料、杂粮杂豆等农产品的重要产区。大鹦哥绿豆、黑水西瓜、福顺辣椒、万宝粉条、大安白鹅、通榆草原红牛、瀚海珠牌葵花仁等名优特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十分畅销。工业以纺织服装、汽车配件、机械建材、食品医药和造纸印刷等行业为主。创出了棉纱、无纺布、毛纺呢绒、电缆、汽车发动机连杆、石油机械和沙棘、芦荟系列酒,吉鹤、鹤城、月亮湖牌香烟等一批名优产品。市场建设初具规模,集贸市场、专业市场、批发市场和要素市场功能比较齐全,辐射力较强,吸引了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行政区划
  截至2005年12月31日,白城市辖1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白城市 面积25683平方千米,人口201万人(2004年)。
  洮北区 面积2525平方千米,人口49万。邮政编码137000。区人民政府驻青年南大街14号。
  洮南市 面积5108平方千米,人口44万。邮政编码137100。
  大安市 面积4879平方千米,人口42万。邮政编码131300。市人民政府驻人民路21号。
  镇赉县 面积4695平方千米,人口31万。邮政编码137300。县人民政府驻镇赉镇。
  通榆县 面积8476平方千米,人口35万。邮政编码137200。县人民政府驻开通镇。
  *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
  1954年设立白城专区,专署驻白城县。原由黑龙江省直辖的白城、镇赉、大赉、安广、洮南、开通、瞻榆等7县和原由吉林省直辖的乾安县划入白城专区。辖8县。 1956年原由省直辖的长岭、双辽2县和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划入白城专区。 1958年将双辽县划归四平专区。以原白城县的城关区设立白城市。撤销白城、洮南2县,合并设立洮安县(驻洮南镇);撤销大赉、安广2县,合并设立大安县(驻大赉镇);撤销开通、瞻榆2县,合并设立通榆县(驻开通镇)。原公主岭专区所属扶余县划入白城专区。辖1市、7县、1自治县。 1969年原属呼伦贝尔盟的突泉县和科尔沁右翼前旗(驻乌兰浩特)划入白城专区。辖1市、8县、1自治县、1旗。 1970年白城专区改称白城地区,地区驻白城市。辖白城市及镇赉、长岭、大安(驻大赉镇)、通榆(驻通榆镇)、洮安(驻洮南镇)、突泉、扶余、乾安等8县及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驻前郭镇)和科尔沁右翼前旗(驻乌兰浩特镇)。 1979年将突泉县和科尔沁右翼前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白城地区辖1市、7县、1自治县。 (以上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沿革·史为乐著》)
  1987年,撤销洮安县,设立洮南市(县级)。以原洮安县的行政区域为洮南市的行政区域。(国务院1987年5月21日批复【国函[1997]85号】,吉林省人民政府1987年6月8日通知【吉政函(87)70号】)
  1987年,撤销扶余县,设立扶余市(县级)。以原扶余县的行政区域为扶余市的行政区域。(国务院1987年10月7日批复【国函[1997]165号】,吉林省人民政府1987年11月19日通知【吉政函(87)162号】)
  1988年,撤销大安县,设立大安市(县级)。以原大安县的行政区域为大安市的行政区域。(民政部1988年8月30日批复【民[1988]行批16号】,吉林省人民政府1988年9月15日通知【吉政发[1988]176号】)
  1992年6月6日,国务院批复(国函[1992]60号):(1)撤销扶余市,设立松原市(地级),松原市人民政府驻扶余区松花江南岸沿江路。(2)设立松原市扶余区,松原市扶余区的行政区域是:原扶余市的行政区域;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前郭镇的团结、繁荣、建设、原江、松江、铁西、民主街道办事处;胜利街道办事处的胜安、胜民、胜合、胜庆、胜丰5个居民委员会;育才街道办事处的民景、民建两个居民委员会;毛都站镇;镇郊乡的贺尔其勒村、西郊村、单家围子村、于家围子村、孙喜窝堡村、郭新窝堡村、倪家窑村、后瓦房村、卡拉房子;前瓦房村的郭尔罗斯大街以南至孙喜窝堡村界,凯旋街以东至吉拉吐乡界部分;达里巴乡的努很格勒和额莫勒村,区人民政府驻文化街。(3)松原市辖扶余区和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乾安县、长岭县。
  1993年6月14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白城地区,设立白城市(地级)。撤销白城市,设立洮北区。白城市辖洮北区和原白城地区的镇赉县、通榆县。原白城地区的洮南市、大安市由省直辖。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白城市总人口2025891人。其中:洮北区 484979人、镇赉县 320960人、通榆县 348344人、洮南市 441096人、大安市 430512人。
  2003年,白城市面积25685平方千米,辖5个县(市)区,共有92个乡镇,716个行政村。总户数为58.88万户,总人口200.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9.7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0.4%。
  2005年,根据省民政厅《关于将镇赉县到保镇划入白城市管辖的批复》及白城市政府关于行政区域调整暨到保镇和镇南种羊场交接工作会议精神,根据白城整体发展需要,市政府决定把镇赉县到保镇划转到白城市洮北区。11月2日,镇赉县到保镇划入洮北区交接仪式在到保镇政府举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5
阿城坐落于阿什河流域。先秦时期,阿什河流域是肃慎人居住和活动的地带。从西汉中期至两晋,肃慎改称为挹娄,阿城隶属夫余国。北魏太和十七年,夫余人为勿吉人所逐。阿什河流域是安居骨部勿吉人活动的中心地区。唐中期阿什河流域为渤海王国属地。渤海为契丹人所灭后,黑龙江各族大部分被辽征服,在动乱中各族有了分化,出现了女真族。公元1115年,女真人杰出首领完颜阿骨打在这里建立大金国,历经4帝,凡38年, 史称金上京会宁府。清代阿城隶属吉林。顺治元年,清帝迁都北京后,为抵御外来的侵略和加强对东北地区的开发和统治,雍正七年,协领衙门移驻新城即今阿城,新城名阿勒楚喀。是吉林名城之一。在长达一个世纪的吉林阿勒楚喀副都统衙门时期,由于阿勒楚喀地理位置重要、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以及关内移民的逐年增加,经过汉、满及其他兄弟民族的共同开发,使阿勒楚喀的经济、文化、教育等项事业都得以迅速的发展,并且在促进民族团结,抗击帝俄入侵,垦荒屯田,巩固边陲等方面都起过重要作用。宣统元年(1909年)裁撤副都统衙门,设阿城县,县名由阿勒楚喀城简化阿城。1932年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抗日胜利后,1945年10月27日成立阿城县民主政府。1948年1月5日 ,阿城县民主政府改为阿城县政府。1987年2月,经国各院批准,撤县建市,由省会哈尔滨市代管。200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市设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