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决》读后感

《西决》的读后感。400字左右,少点也行。不要给我发一大堆关于笛安的简介和书的简介以及书的内容,我要的是读后感。

第1个回答  2013-12-29
我真的看了传说中的《西决》,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无关于青春啦,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平淡。

我说过我不爱看书,但是我喜欢故事,我喜欢那些被淋漓尽致利用的恰到好处的文字。

《西决》就是这样。

《悲伤逆流成河》中总是大段的存在着矫情的文字。《悲伤》中的每个描写都令人痛苦无比,像是就要把人带进和他们相同的命运中,我讨厌这种感觉,看着看着就有点恶心。

《西决》是绝对不同的,那些描写永远恰到好处,我置身事外,以一个旁观者,观察着所有人的感觉,和他们之间串联起来的跌宕。并且每一个剧情都可以让我萌发出好奇心。每章结尾也可以满足我的好奇心。其实每部小说都是这样的吧。但是我觉得《西决》这方面最好。这下又可以和我的孤陋寡闻挂上钩了。就像我只读过《七夜雪》这一部武侠,于是我说:我觉得《七夜雪》最好。这是就有人马上反驳我:因为你只看过《七夜雪》。当时我有点尴尬。不过现在我还是觉得《七夜雪》好。就让我理直气壮的当井底之蛙吧。

不追求让人一看就难受的故事才是好故事。读者有千千万万种感情可以和作者共鸣,可为什么人人都喜欢用悲伤来取悦于观众呢?《西决》就不悲伤啊,不悲伤也可以很深刻的。

我倒不是损像《悲伤》这种书,况且我不喜欢贬低一个来夸另外一个。但是到头来,我的语言能力只配稍稍地贬低一下别的书,来夸《西决》的丰满了。【除了丰满我还真不知道用什么词了】,《悲伤》就是用一个无形的输液管往人们血液里输入可怕的悲伤。里面有:我悲伤。我凄凉。我难受。我惨淡。我孤寂。我无奈。最后我自杀。这一切一切其实都是郭敬明大爷的阴谋罢了。

其实《西决》又何尝不是,笛安的一场精心布置的阴谋呢。

写书的人总是这样,自己肚子里有墨水了,眼中有阅历了,就可以矫情骄傲的用笔来释放他们,每句每段都是一道关卡。我们以为自己过了关,却永永远远的只能沉浸在最后那一句:‘你问我郑北北究竟是弟弟还是妹妹——不行,南音不让说。’这句话是我们通过闯关赢得胜利的奖赏,看完这一句话的时候,觉得这是希望,这是美好,这是归于平静和幸福。于是我就感觉很舒服。

最终还是从陷入这片温馨的阴谋里拔出来了。不是阴谋的不深刻。而是我再也不是那个看《夏至未至》而马上爱了夏天和绿色还有陆之昂的初中学生了。也不是为那撕心裂肺的结局而痛哭流涕的15岁了。

我们的感情理解力就这样随着年龄蹭蹭地变化着。

要说在《西决》中我鼻子酸了几次。都是在大伯那里搞的。说不上来,这个大伯,我总把他和我爸对比。然后在心里说:不像,不像。一点也不像。

这一切也都是用【在我看来】作为有理有据的评价。套一句俗话: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任何人都可以反驳我的评价,却没法了当的改变我的看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