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军事家彭雪枫怎么死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03-19
1944年9月10日。
夏邑县彭沟涯小学一间教室里,传出阵阵爽朗的笑声。
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参谋长张震和政治部主任吴芝圃正在听取九旅二十五团攻打八里庄李光明部作战计划的汇报。二十五团团长徐体山、政委刘坤奎、参谋长李挽伦、政治处主任周吉一及参谋李启栋等个个精神振奋,他们都为这次能担任主攻而流露出按捺不住的激动。
李光明原是日伪区长,后投靠叛军刘子仁,所部编为挺进二十八纵队八十二支队,李任支队长。李土匪出身,打家劫舍,奸淫妇女,无恶不作,民愤极大。在刘子仁被我军追歼西逃后,李光明仍据守在八里庄一带负隅顽抗,成了新四军西进的一大障碍。新四军四师决定消灭这股敌人,并把主攻任务交给二十五团。
二十五团参谋长李挽伦走到作战地图前,对战斗准备、兵力部署作了说明:“李光明部总兵力千余人,分别固守在夏邑县东的八里庄大圩寨、小圩寨及小张庄和李小楼四个据点。大圩寨四周筑有围墙和八尺宽、六尺深的壕沟。小圩寨在大圩寨西边200米处,筑有一座高炮楼,为敌火力制高点,其火力可达大圩寨南门附近。李光明自恃地形熟、武器好,又有夏邑日军随时支援,所以他的反动气焰十分嚣张。但总的来看,敌兵力分散,战斗力不强,我们准备对其大、小圩寨同时进行强攻……”
“这样分散兵力不行,必须集中兵力确有把握地先吃掉一个,再打第二个。”彭雪枫插话道,“敌人的战斗力虽不强,但他们据有圩寨、碉堡、壕沟工事等有利条件,好打又不好打。你们虽有攻坚的战斗经验,但也不要轻视这股敌人,要作不好打的准备。”
根据彭雪枫的指示,二十五团对主攻方案重新作了调整。决定集中兵力首先强袭八里庄的大圩寨之敌,得手后再打小圩寨之敌。
其具体部署是:一营担任主攻,从村东北方突破,歼灭村东部敌人;二营从村西北助攻,歼灭村西部之敌;三营八连在村西南构筑设伏阵地,以防敌突围向南逃跑;三营七连、九连和警卫连作为团的预备队,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彭雪枫对调整后的部署表示赞同,同时指出:“解决小圩寨的关键在敌炮楼。为此,师配给你们一门山炮,在以夜袭为主要作战手段的同时,还要准备白昼强攻,用炮火摧毁敌人的坚固工事,以减少部队接敌时伤亡。”
为了使大家了解此次的作战意图,彭雪枫还指出:“八里庄的敌人,是日伪顽大杂烩,战斗打响后,夏邑的日军可能前来增援。为了保证你们主攻任务的完成,师决定由三十二团担任打援任务。他们首先包围小张庄和李小楼那两个营的敌人,对他们采取围而不打的策略,并准备打击可能由夏邑增援之敌,这样你们就可放心大胆地消灭八里庄的敌人。你们要尽快结束战斗,以减轻打援部队的压力;骑兵团作预备队,部署在姬庄一带,他们一面警戒夏邑方向,一面准备在八里庄敌人突围时,在庄南开阔地带追歼残敌。”
下午,彭雪枫又参加了二十五团的战斗动员大会。他利用战前的最后时机,用富有鼓动性的言词大声说:“你们二十五团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挺进路西后,八里庄是你们打的第一个硬仗,一定要打出威风来,叫敌人一听到你们的名字就胆寒。你们要同参战的几个单位,团与团,连与连来一个革命的竞赛,看谁的战果大,俘虏多!”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接着,彭雪枫宣布作战令:“今晚10时开始行动,明晨4时发起攻击,拂晓前歼其主力,天亮后肃清残敌,打扫战场,结束战斗。”

当夜,部队从彭沟涯出发,沿途避开村庄抄小路急行军20公里,迅速向八里庄逼近。
二十五团一营向八里庄大圩寨东北,二营向大圩寨西北,三营向大圩寨西南疾速运动,很快完成了对八里庄大圩寨敌人的包围。一营营长梁邦哲指挥突击连(一连)秘密接敌。这时,师指挥所与二十五团指挥所也迅速靠上来。靠前指挥是彭雪枫的一贯作风,凡重要战斗,他都亲临前线,并强调“指挥所要向前靠,战斗中,不管敌人反击有多凶,战士是不会退到干部身后边去的”。
9月11日凌晨4时,一营教导员史世屏随突击连前进,突击连在连长薛克狄率领下,向大圩寨东北角运动。顽军果然戒备很严,围墙上灯火闪烁,巡逻的顽军还不时大声咋呼着。
突击连在连长薛克狄和营教导员史世屏指挥下,已运动到敌鹿寨工事前,但被敌人发现。敌人在慌乱中边吆喝,边打枪。突击连迅速排除鹿寨跳进壕沟,壕沟虽深但没有水。投弹组疾速地把手榴弹投向敌地堡等工事。在弥漫的硝烟中,突击队员分数路攀上外壕,经过十分钟激战,突破口被打开,一连战士首先攻入大圩寨寨内,二连、三连随即也跟了进来。顿时,在大圩寨内外响起激烈的枪声、手榴弹的爆炸声和喊杀声。一营的勇士们与凶猛反扑的敌人展开了白刃搏斗……
这时,担任助攻的二营,已从西北方攻入大圩寨寨内,形成对敌人两面夹击的态势,经过一小时激战,于凌晨5时,全歼守敌两个营,大圩寨已为新四军全部占领。
天亮后,彭雪枫率师指挥所进入大圩寨,并将师指挥所设在紧靠南门的天主教堂内。彭雪枫的警卫员刘树方和秘书王步云,弄来了茅草,铺上油布让彭雪枫暂且休息一下,并找来开水,把出发时带的月饼分开来吃。彭雪枫不顾连夜行军和指挥作战的疲劳,立即作了分工:让政治部主任吴芝圃负责安置伤病员,料理牺牲同志的后事,处理抓获的俘虏;让参谋长张震到二十五团指挥消灭小圩寨内的敌人。
小圩寨炮楼上敌人的机枪,控制着八里庄南门外的开阔地带,不时向南门内外射击着。小圩寨四周一丈多宽的外壕已注满了水,通向寨内的唯一吊桥早已被扯起,敌人依托工事顽抗,以待援军解围。二十五团团长徐体山根据彭雪枫的指示,对小圩寨之敌采取三面包围,网开一面的战术,令一营、二营佯攻,迫使李光明离开小圩寨,以便我军在运动战中歼敌。同时,二十五团政治处主任周吉一还组织人员向寨内敌人开展了政治宣传攻势。
此时,夏邑太平集的伪军一个连,为救援李光明,数次向三十二团打援部队阵地发起冲锋,三十二团指战员在团长张永远指挥下,英勇反击,歼敌一部,将敌击退。与此同时,驻李小楼的李光明第三营,经我方争取,营长黄遵德率300余官兵举行了战场起义;驻小张庄的一营敌人,在我方攻下大圩寨强大威力的震慑下,放下武器缴械投降。至此,小圩寨内李光明部已成孤军残敌。

天主教堂师指挥所。
彭雪枫听完二十五团作战参谋李启栋的战况汇报后,指着敌炮楼说:“李参谋,你跑步去炮兵连,指挥把炮楼打掉,要节约弹药,限9时以前完成任务。”
李挽伦走后不一会儿,就听到“轰隆”一声巨响,炮弹在敌炮楼中部偏下炸开了一个10厘米宽的窟窿。接着又是两声,炮楼被摧毁了,李光明率残部向南逃窜。
彭雪枫听到连连的炮声,拎起手枪走出教堂,登上南寨墙瞭望,并挥手向正在出击的警卫营战士们高喊:“同志们冲呀!不要跑掉一个敌人!”
大家看到彭雪枫亲临前线,个个精神抖擞,勇气倍增。
早已等候多时的三营八连,迎面向南逃之敌猛烈开火。骑兵团的勇士们纵马劈杀,给逃窜之敌迎头痛击。这时,一营、二营已由主攻改为正面追击,残敌大乱。
如鸟兽散的残敌,在我骑兵、步兵追杀下,四散奔逃,战场上响着零星的枪声。为胜利的喜悦所鼓舞着的彭雪枫不停地喊着:“你们看,我们的战士多么勇敢,多么顽强……”
跟随彭雪枫左右的警卫员刘树方、秘书王步云见他身体太暴露,多次劝他下到散兵坑,他都不肯。
一名通信员骑马飞奔而至:“报告彭师长,敌支队长李光明已被我骑兵活捉!”
“好,把他押过来,我要亲自……”话未说完,彭雪枫身子一晃,一只手拉着刘树方,一只手抓住王步云,身体向后倒了下去。
“彭师长!你怎么啦?!彭师长!你怎么啦?!”两人大声地喊着。
只见彭雪枫脸色苍白,大口大口地喘气,面部肌肉抽搐,想说话却说不出来。刘树方、王步云急忙把彭雪枫抬下寨墙,又从群众家借来一张小绳床让他躺下。刘树方解开彭雪枫的上衣扣子,发现在心房处有清晰的弹穿洞痕,但既未流血又未渗血。这时,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吴芝圃和军医先后赶到,经仔细检查,方知心脏中弹,血积胸腔,包扎抢救已无济于事。这颗罪恶的流弹,是在飞行将到尽头之际,击中彭雪枫的。因为它已无穿透心脏和胸腔后壁的力量,而滞留于胸腔。只见彭雪枫的瞳孔开始扩散,呼吸越来越弱,心脏渐渐停止了跳动。
1944年9月11日上午11时,将星陨落在河南省夏邑县八里庄,年仅37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