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道友不死贫道”这句话出自哪里,有什么典故?

如题所述

道友代指别人,贫道指自己。
整句翻译过来就是:
兄弟你死吧,我不死。
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损害别人的利益。
在网络小说中常常看见这句话。
“死道友不死贫道”这种省略似乎只在闽南语中存在。更确切地说,开始似乎只在布袋戏中存在。留言中甚至有朋友认为,此语是某位布袋戏大师发明的。我不知道这种用法是闽南语的常规,还是某位个人的灵光一现,总之,此语在闽南语地区广为流传并得到了接受。个人创造了一个不符合先前语言规则的说法,结果影响力太大,逼得语法作出相应改动,也并不是罕见的事。
后来不知怎地,此语逐渐在网络小说中也流行起来。可能他们写修真之类故事时参考了布袋戏吧。之后网络上的其他地方也出现了这一用语。后来的这些作者、读者、用户并不仅限于闽南语地区,于是,不理解就出现了。像我,就曾以为这种句式是试图模仿古汉语。我猜,那些作者也未必个个都了解此语的闽南语来源,说不定也以为是来自古汉语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13

一、出自哪里

这一句闽南语中有关人性的谚语,和道教思想是没有关系的(注:和道家更是扯不上边。道家和道教,前者是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后者是宗教思想,二者没有关联)。民间谚语一般是由人民群众的口头语整理而成,通俗易懂,哲理性强,开始只在布袋戏中存在。所以没有具体出处。

二、典故

死道友不死贫道这句话没有典故,通常用于网络小说中。

三、意思解释

道友代指别人,贫道指自己。整句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

兄弟你死吧,我不死。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损害别人的利益。

四、用法

1、一种是“死人了”这样的用法。

如“出事了!死人了!”“死人没?”“没死人,死了几匹马。”分析起来,也是动词“死”+名词“人”,并且,“人”是“死”这个动作的发出者,结构与“死道友”“死贫道”是一样的。

2、另一种用法举例如“死猫、死狗,死谁也不会死你,放心吧。”

这种用法和“死道友不死贫道”几乎一样,意义上也比较接近。只不过在使用情景上,一个是自己说,一个对别人说。

五、“死道友不死贫道”这句话的影响

开始只在布袋戏中存在。可能是某位布袋戏大师发明的。

此语在闽南语地区广为流传并得到了接受。此语逐渐在网络小说中也流行起来。写修真之类故事时参考了布袋戏吧。之后网络上的其他地方也出现了这一用语。后来的这些作者、读者、用户并不仅限于闽南语地区。

第2个回答  2018-10-28
这句话出自香港的粤语俚语。原话应该写成”死毒友不死贫道”。但由于粤语中”毒”与”道”同为谐音,翻译者将粤语翻译成国语时直接把”毒友”翻译成为”道友”(其实这个翻译是错的)。整句话在粤语中的意思是:毒友(瘾君子)和道士虽然两者的第一个字发音都是一样,但是”毒友”并非”道友”,所以”毒友”与”道士”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所以毒友(瘾君子)死了,也不能因此找道士的询问。引申出来的含义就是:其他人怎么死与我没有任何关系,不要来找我麻烦。
第3个回答  2017-07-23
道友代指别人,贫道指自己。
整句翻译过来就是:
兄弟你死吧,我不死。
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损害别人的利益。
在网络小说中常常看见这句话。
在闽南语,「衰」是倒楣的意思。民国六十年代在台湾轰动武林、惊动万教的布袋戏《云州大儒侠》,有个甘草人物「衰尾道人」,他的口头禅是「死道友,不死贫道」。 「衰尾道人」不只自己倒楣,谁碰上他谁都倒楣,堪称「衰神」的典型。
第4个回答  2019-05-23
这句话对道教思想严重曲解,道家在历史上除强济弱,也有大量道士卫国战死而被封神。
《道经》:“或有诸仙子,住於深洞中,修心鍊丹药,以求大道玄。或有诸仙子,处如尘世界,化现无碍惠,以求大道玄。或有诸仙子,现行染妙法,救於众生者,以求大道玄。或有诸仙子,坐於东海隅,千万余年中,以求大道玄。或有诸仙子,多闻智过人,强识於文字,以求大道玄。或有诸仙子,休粮服松栢,弹琴水心火,以求大道玄。或有诸仙子,持剑於荒郊,降伏十种魔,以求大道玄。或有诸仙子,符禁咒术功,除殃遣鬼魔,以求大道玄。或有诸仙子,海上驾青鸾,度运归仙道,以求大道玄。或有诸仙子,持经念洞章,救彼凡夫者,以求大道玄”
小说类型
仙侠异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