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下新高考改革大学专业选科要求,是教育部规定选科要求还是各大学各自规定选科要求?

如题所述

这是教育部推动,适应我国发展新形势的改革

选科指导

按价值、兴趣、能力、个性综合权衡,有四个“坑”别踩

“根据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这句话对高一学生来说,也许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他们的困惑是,“我怎么知道自己的特长?怎么判断适合?”别急!原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心理学专家莫雷为大家抽丝剥茧,教你判断方法。

如何做好规划?莫雷指出,要根据价值、兴趣、能力、个性综合权衡,做出最佳选择,但这4个方面又分别容易有误区。

“价值是科学的分析当前各个专业的发展前景,优势、待遇是应该考虑的也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价值取舍要谨防陷入功利误区。”莫雷指出,仅仅根据哪种专业最容易找工作、薪酬更高的“热门”进行专业和职业规划,就是“功利误区”,因为热门是会变化的,“日前教育部公布了15个前几年还热门但现在已经就业困难的专业。例如,2000年法学专业很抢手,但现在所有的高校基本上都有法学专业,饱和了。所以要长远一些,不要这么短视。”

人的真实兴趣是跟内在能力、性格连在一起的,有时甚至自己都不知道。深层的隐性兴趣是稳定的,可以不断支持个体进行相应的学习与工作,“个体常常没有明确意识到自己的这种兴趣,需要通过潜在的兴趣测评才能发现。”

有兴趣,还得有能力,它决定了今后的规划是否可以可持续发展,科学地分析自己的能力倾向,分析自己的能力特质水平,优先考虑自己最有胜任力的专业与职业。

学生最容易陷入的“能力误区”,是将自己中小学学习各科的成绩作为衡量自己能力倾向与水平的依据,“哪一科成绩好,通常被叫做一般能力,但是职业、专业的好需要更多特殊能力。有的潜能我们不知道,特别是职业的潜能,所以应该通过科学的测量工具来考察学生的专业学习或职业能力。”

“不同的气质和性格的人,适合职业是不同的,个性气质越典型,越要选择好相吻合的专业与职业。”莫雷认为,学生应该科学地分析自己的个性特点尤其是气质类型,优先考虑与自己的个性最适合的专业与职业。追问

那么说是教育部规定的?

追答

可以这样说,是国家层面推动的——高考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社会极其关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这项改革作出了全面、系统、明确的部署

有帮助请及时采纳哦⊙∀⊙ 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