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进、排气门间隙大小是否一样呢?有标准吗?

如题所述

没有标准,各个摩托车的情况不一样,进、排气门间隙大小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

摩托车的进排气门间隙是0.05毫米左右,发动机工作时,气门将因温度的升高而膨胀。如果气门及其传动件之间在冷态下无间隙或间隙过小,则在热态下,气门及其传动件的受热膨胀势必引起气门关闭不严,造成发动机在压缩行程和做功行程中漏气,从而使功率下降,严重时甚至不易启动。

为了消除这种现象,通常在发动机冷态装配时,在气门及其传动机构中留有一定的间隙,以补偿气门受热后的膨胀量。这一间隙称为气门间隙。

摩托车发动机,无论进气或排气门,气门间隙稍大一点或是稍小一点,都基本无碍,气门间隙过大过小,都会造成动力有所下降,燃油消耗有所上升,以及排气管容易放炮等问题。

防止气门摇臂凸轮等磨损,是减少气门间隙变大的预防维护,就是保证发动机机油充分畅通的润滑到发动机的各个需要润滑的部位。

扩展资料:

根据气门位置的不同,有侧置气门(SV)、底置气门(OHV)和顶置凸轮轴式气门(OHC)三种。从结构上来讲,侧置气门最为简单。但由于采用这种气门形式后,发动机的抗爆性能和高速性能差,只能用于低压缩比和转速不高的发动机,因此国外已不再采用。

从性能上来讲,顶置凸轮轴式气门最为理想,它能适当前高转速、高压缩比重大功率车型的要求,同时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底置气门结构较为复杂,目前仅在美国、原西德(BMW厂生产的R系列摩托车)的意大利等国家由于生产习惯尚继续采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气门间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1
  没有标准,各个摩托车的情况不一样,进、排气门间隙大小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
  发动机工作时,气门将因温度的升高而膨胀。如果气门及其传动件之间在冷态下无间隙或间隙过小,则在热态下,气门及其传动件的受热膨胀势必引起气门关闭不严,造成发动机在压缩行程和做功行程中漏气,从而使功率下降,严重时甚至不易启动。为了消除这种现象,通常在发动机冷态装配时,在气门及其传动机构中留有一定的间隙,以补偿气门受热后的膨胀量。这一间隙称为气门间隙。
  气门间隙,是为保证内燃机配气机构的正常工作而设置的,由于配气机构工作时处于高速状态,温度较高,因此如气门挺杆、气门杆等零件受热后伸长,便全自动顶开气门,使气门与气门座关闭不严,造成漏气现象。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3-30
不同车型的气门间隙是不一样的,而且一般是排气门间隙略大于进气门,一般国内常见的摩托车,进、排气门间隙都可以调到0.05毫米,不宜再小了,否则可能会造成气门关闭不严,怠速不稳,冷车直动困难甚至有可能磨坏气门摇臂和凸轮轴。对于一些125以上的摩托车和踏板车,气门间隙一般要求在0.07毫米左右,有的还要更大些,实际调节也可以根据车况进行,过大或过小都不好。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