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作文,《提升高度》话题作文,高分!!!

如题所述

人生匆匆,只有追求高度,创造辉煌,才无悔在人间走这一遭。

人的一生就像在爬一座高山。若止步不前,只能见到平凡不过的风景。若勇敢攀登,奇花异草,天地湖海尽收眼底。试想,若你心存高远,想成为天空中那最灿烂夺目的明月,我想你通过不懈努力,就有可能真的实现自己的梦想。就算不能,你至少也能成为天空中那最耀眼的明星。明星不也为人们所欣赏的吗?可见追求高度的重要性。

大鹏从一出生就努力向天空中腾翔,高度虽不可观,可其一直不愿放弃。斥晏(池边的小鸟)讥笑说:“你何必费如此大的力气?我们飞不过几丈高就落了下来,何不在杂草间嬉戏游玩?”然而,结果是大鹏从东海飞往南海,在更广阔的海面上自由翱翔,斥晏只能在杂草间荒度一生。“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斥晏不愿追求高度,一生只会碌碌无为。大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泰勒斯与常人一同行走,泰勒斯走高地,常人走低地。泰勒斯不小心从高处滑落下来,常人耻笑他。泰勒斯却说:“你无需笑我,你连想掉下来的机会都没有,你是悲哀的。”于是,泰勒斯又费力重新走在高地上。是啊!如果你只甘于现状,连从高处掉下来的机会也没有。伟大的人必能在掉下来后自省,通过继续奋斗,到达一个更高的高度,贝多芬是一个音乐天才,创造无数首世人推崇的名曲。而他后来失聪,就如从高高的云端掉落到深渊中一般。他不甘于命运的作弄,扼住命运的咽喉,创作了《月光》等更加优美动人的曲子。我想他后来的成就应该比先前的成就更加珍贵难得。他所达到的新高度是令人敬畏的。

曾听朋友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做人低调,做事高调。”这里的“高调”或许就是指做事要追求高度,追求完美吧!我正努力让自己成为这样的人。

丁玲曾说过:“幸福不是月下饮酒,花前吟诗,而是在猛烈的暴风雨中做勇敢的搏击。”朋友们,请无畏于追求高度,或许这过程是痛苦的,是漫长的,但你一定会在暴风雨的搏击中飞向新的高度。如果能这样,此生何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3-07
高处不胜寒

“高处不胜寒”,东坡居士引觞高歌于溶溶月光下的同时,心中却正禁受着无人理解的孤独合忧伤。“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人是需要理解和沟通的,尤其是那些屹立于尘世之颠的先行者们。
我想握住你的手,稼轩。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犹见你这个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南宋小朝廷的苟安让你有如共工撞击不周山一般,在一次次地奋力抗争中遍体鳞伤。你悲愤,你无奈,你拍胸,你哭号,你的震天长啸只换来同僚的白眼和朝廷的鄙弃。你累了,醉了,俯在酒案上高吟“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然而,稼轩,你是否看见,千百年来,有一位书生同样意气方遒,要与你同饮杜康,销汝块垒。稼轩,你不是孤独的,你的金石之容,豪气贯虹,将永载青史,千秋万代!
我想握住你的手,海子,曾经载古罗马斗兽场翩然飞舞的你,曾经写下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你,难道对生命不充满热情和渴望吗?仅仅因为酒吧老板的只言片语,便把你投入无尽的黑暗之中,我感慨,我哀叹。如果你泉下有知,你可明白,我愿意与你宇宙之雄奇,编织人生之美妙。诗人何尝非要忍受寂寞呢?
我想握住你的手,凡高。你一贫如洗,经受着饥饿和病痛的折磨,却一直执着地追求着,追求在绚烂的金黄色下迸发的生命之美,追求在奇幻的漩涡中燃烧着的精神之火。但你如何如此清冷,终其一生寻觅着他人的肯定与理解,却始终空手。我懊悔,没能穿越时空,给你哪怕一丝一毫的鼓励和支持。你为后世留下了数不清的圭臬,但你自己却怀着莫大的遗憾长眠地下。我会用向日葵为你祭奠,让你知道,你的身后并不孤独。
我想握住你的手,卡夫卡。漂泊流离,毫无根基的你默默承受着父亲的飞扬跋扈,静静面对着社会的暗无天日。你把忧愁,犹豫和软弱埋藏心中,泻于笔端。《变形记》终的格利高尔何尝不是你深受工业社会负担的写照,《审判》终的儿子又何尝不是你面对父亲时那个惊惶的身影。你超现实的文风,不为当时接受,然而在你去世后,却掀起了世界文坛的汹涌波澜。我多想穿越书本,让你看看,多少人与你正唱着同一曲叹歌。
我想握住你的手……
太多太多,这些在精神世界顶礼膜拜的先驱者们,这些在心灵净土上躬耕劳作的勇士们,默默的忍受黑暗的包围,清寒的袭扰。在铸造奇迹的同时却创造了无数人间悲剧。生命需要理解,生命需要沟通,莫使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第2个回答  2010-02-23
文章写得深刻才有高度。可是,由于中学生的阅历等原因的影响,考场作文往往写得较为肤浅,这就直接影响到作文的质量,达不到发展等级“深刻”的要求。要想使文章达到深刻的要求,就要做到:

一、学会思辨

1、透过想象深入本质

①探究并揭示现象存在的背景。②探究并揭示现象的共同特征。在如此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随便举个例子来说明某个道理很难使人信服。例子的论证价值体现在它的真实性和代表性,有真实性和代表性的例子才是典型的例子,典型的例子才有说服力。当然,不要走到〃罗列例子〃这一反面。如果罗列一些事实,不去凸现它们的共同特征,不做进一步的分析,那么,一大堆例子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反而会“以例代议”,冲挤了说理。③探究并揭示现象的特殊意义。有的现象,超出了一般的常识,表现出了某种反常,但是这种特殊或者这种反常,蕴含着异乎寻常的道理,特殊之中包含着必然。揭示这种反常的现象与必然之间的联系,也就揭示了现象背后的本质。在写作训练中,要注意强化“议例”能力训练。举完例子要紧跟上对事例的分析。

2、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①追因问果,追本溯源。要善于“以问引论”,将思路不断拓深。追因问果,追本溯源的因果推论,是引导思路不断向纵深发展,引导说理不断深入的主要方法。在论述中,要善于提出“为什么”以此引入深层次分析。②运用反推,假设论证。反面假设是假定在不利条件下会产生负面结果,从而论述正面条件和结果的必要和正确。

3、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①具有启发作用的观点要能引起人的关注和共鸣。要想“观点具有启发作用”,前提是所论述的观点能够引起读者的关注,如果读者对某篇论文的主要观点毫无兴趣,那是无论如何不会产生“启发作用”的。②具有启发作用的观点要想他人之未想,言他人之未言。要想“观点具有启发作用”,必须想他人之未想,言他人之未言。避免写那些陈词滥调,避免空谈泛论。所持观点既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又能独辟蹊径,别树一帜,角度新颖,见解新鲜,能给人一定的启迪。③具有启发作用的观点要能够把一般认识提升到新层次。要鞭辟入里,入木三分,抓住问题的症结,把问题说到点子上。即抓住事物之间最关键最本质的联系。要用正确的方法论看问题,站在一定的高度看问题,必须把一般认识提升到新层次。为此,我们可以“以问引论”,例如以“危害是什么”“症结是什么”“实质是什么”“有什么必要性”“有什么重要性”“有什么紧迫性”等等。

总之,要想达到高考语文要求的“深刻”,必须有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必须学会辩证地看问题和分析问题。在作文训练中,要学会运用一定的方法引导自己深入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不断增强理性思考的能力。

二、方法点拨

1、以小见大法

所谓以小见大,就是通过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来阐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这里的“大”是大的话题、大的道理,它可能关系到自然社会、人生命运、天地宇宙等等。并非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才能写出大道理来,取材越小,所阐述的道理越能撼动人心。山村夜宿,卧听山谷中一声声清细的岩滴,我们可以想见宇宙的深沉;街头伫立,从一个镜头中,我们可以窥见时代的风云;静夜兀坐,回忆白天发生的一件小事,我们可以咀嚼出人生的甘苦……

假大空的东西与深刻是无缘的。

2、比较辨析法

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比较就能很容易地看出两种事物的差别。差别即特点,抓住特点也就能认识事物的本质了。

比较辨析从逻辑思维的层面讲,难度不大。比较辨析有三条路可走:一是性质不同的两种事物的对比辨析,如上述中国诗与西洋诗、树与人的对比议论;二是某一事物两个对立面的比较辨析,如正反对比论证;三是类比分析。

3、探究因果法

追溯事物的根由,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或者推理事物发展的结果,得到反映事物本质的结论,这就是探究因果。

从思维过程看,探究因果有两条路可走:一是由结论而追溯原因。二是由原因而推及结果。探究因果,可以理解为用原因去证明结果,或者用结果去证明原因。这同逻辑学上的演绎推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实际上就是一种省略的演绎推理。

4、解决问题法

不但提出问题,还要解决问题,是使文章深刻的有效办法之一。这个方法尤其适用于议论文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