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绑架,骗上梁山强行入伙的好汉为什么还会跟着宋江干?

那些被绑架,骗上梁山强行入伙的好汉为什么还会跟着宋江干?比如卢俊义,秦明,为了设计让他们上山都被害得家破人亡,还有凌振,萧让,金大坚是被绑架来的。徐宁是被偷了盔甲。

上梁山的一些人大多因为各种逼不得已等愿意,所谓官逼明反,落草倭寇。和官服做对,自然不能像平明百姓那样生活,既然已经落草倭寇,自然是要有领头的人,而宋江的领导能力,御下能力很强,自身本身不错,征服了其他人,自然就是首领。

    自愿上梁山。如晁盖、吴用、刘唐,公孙胜、三阮等人,因智取生辰纲,犯下弥天大罪,案发后,只有上梁山落草。 2.逼上梁山。如林冲,被高太尉逼得走投无路,只有上梁山落草。 3.骗上梁山。梁山需要某类人材,采取种种手段,将这个人骗上梁山,如卢俊义、徐宁、萧让等,事己至此,只有上梁山落草。 4.暂时上梁山入伙。官府派来围剿梁山或梁山主动攻打官府,兵败被俘的军官,被宋江忠义感动,权且入伙,等待朝廷日后招安。如关胜、呼延灼、单巡珪、魏定国等人,损兵折将,自己被俘,命该如此,只好上梁山落草。 5.集体上梁山。自己占山为王,与官府作对,由于势力太小,不能与官府抗衡,只得另寻大树,如二龙山、桃花山、白虎山、少华山等伙“强人”,无奈之下,只有率部集体上奔梁山落草。 6.集体投诚上梁山。原想与梁山抗争,攻料势力不济,战败后只好集体投诚上梁山落草,如芒砀山“强人”樊瑞等人。 7.慕名而上梁山。久闻梁山和山东及时雨宋江大名,慕名而投奔梁山落草。

    具体分析

    根据原著记载,纵观这108将,他们上山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种。 
      第一种,被自己人陷害,没有办法,只好上山的。 
      这种人里,以卢俊义为代表,在我的《梁山好汉干的六件最没人性的事情》上已经提到,这就不再多说了。除此之外,这个“自己人”是指108将里的人,如杨志被晁盖、吴用等劫了生辰纲,虽然那时杨志还没走上革命道路,但是日后却在一起了,所以也算是被自己人陷害的。 
      这些人里,有卢俊义、秦明、李应、朱仝、杨志、徐宁、燕青、萧让、安道全、金大坚、杜兴、李云,共12人,其中天罡有7人,地煞有5人。 
      需要说明的是燕青。燕青是跟随主人一起的,若主人不被陷害,他还是做他白领。 
      第二种,是被官府(或者官府里的人,或者和官府有勾结的人)陷害,没办法,只好上山的 
      这种人里,以林冲林教头为代表,可以从一定层次上直接代表着官逼民反的人数。 
      这些人里,有宋江、林冲、花荣、柴进、鲁智深、武松、戴宗、解珍、解宝、朱武、裴宣、欧鹏、陈达、杨春、宋清、施恩,共16人,其中天罡9人,地煞7人。 
      说明一下,朱武、陈达、杨春是否有这么悲惨,不得而知,原著只交待了他们三个“累被官司逼迫,不得已上山落草”,那么我们就姑且认为他们是被动地被官府逼的。宋清是宋江的弟弟,自然跟着他哥一样。鲁智深倒不是因为杀了人而上山,他上山的原因是救了林冲被高俅知道了才落草。 
      第三种,便是代表大宋攻打梁山被俘的,由于个人意志、信仰不坚定,受到江湖义气的影响,被迫上山落草的。 
      这些人中间的杰出代表就是关胜了。投降之后窃取梁山集团高位,立马掉过枪口率军打大名府、单廷圭、魏定国等老同事。 
      这些人里,有关胜、呼延灼、董平、张清、索超、宣赞、郝思文、韩滔、彭玘、单廷圭、魏定国、凌振、扈三娘、龚旺、丁得孙、蔡福、蔡庆、郁保四。共18人,其中天罡5人,地煞13人。 
      有些人可能会对蔡福、蔡庆起到不同意见。实际上在攻打大名府的时候,他俩已经被软禁了,和被俘又有何区别?值得注意的是,梁山军此时正在大名府烧杀抢掠,还是蔡福说了句“大官人可救一城百姓,休教残害”。等传下令时,“城中将及伤损一半”。从这话可以看出梁山军的一贯作风,便是土匪军阀的作风。可惜兄弟俩只有蔡庆活到了解放后(平了方腊)。 
      郁保四也是一个鉴定的难题。郁保四是作为人质和曾生一起上梁山谈判的,实际上也是俘虏的一种。 
      第四种,就是因为个人的原因,或杀人越货,或折了本钱,或极具个性,或为救义气搭求某人,没办法,自己触犯了法律,只好上山,以逃避法律的严厉制裁了。 
      这些人中的杰出代表就是晁盖、吴用、公孙胜等革命老同志。他们是劫生辰纲东窗事发,不得已才上山的。他们并不是主动上山、主动投奔革命的那一批人,这个可能和大家以往的认识有关。 
      晁盖等人在劫了生辰纲之后,各自是分了一些银子的,是否分给普通老百姓,没说,估计也不会分。书上就交待了白胜的被捉,就是因为拿着分到的银子去赌被认出来的。所以说,若不是被认出,他们一时半会还是不会上山的。 
      这批人里,有吴用、公孙胜、刘唐、李逵、史进、穆弘、雷横、李俊、阮小二、张横、阮小五、张顺、阮小七、杨雄、石秀、黄信、孙立、燕顺、吕方、郭盛、王英、孔明、孔亮、童威、童猛、孟康、侯健、乐和、穆春、杜迁、薛永、朱富、李立、石勇、孙新、顾大嫂、白胜,共37人。其中,天罡有15人,地煞有22人。 
      有一些革命同志,如李逵等,他也不是主动要上山的,虽然说上山可以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肆砍人,不过他那时还是一个小小的国家干部,还当着小牢子,虽然无赖,但还不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干造反工作,只有劫法场救了宋江、戴宗,他才真正犯下不赦之罪,所以只好上山继续砍人了。 
      第五种,一般是毫无直接理由地上山。比如说看着梁山大碗喝酒痛快,就想上山了。这和当年很多革命青年参加红军的道理是一样的,只为吃饱饭。我认为,这一批人就是天生的革命觉悟极高,嗯,没事了造造反玩。还有一些人,是原著中没有交待,一出场即是土匪的,我也一刀切了,认为他们都是革命觉悟高。 
      这批人里,有邓飞、杨林、蒋敬、皇甫端、鲍旭、樊瑞、项充、李衮、马麟、郑天寿、陶宗旺、曹正、宋万、李忠、周通、汤隆、邹渊、邹润、朱贵、焦挺、张青、孙二娘、王定六、时迁、段景住等25人。没有一个天罡,全是地煞。 
      梁山革命根据地的两个创始人杜迁、宋万为何不在一起?因为杜迁和王伦是受了“鸟气”来到梁山落草的,而后来宋万才来。所以杜迁是个人原因,而宋万没有交待,只好“革命觉悟高”了。 

    革命就是指造反了,他们有各种理由不得不造反,而需要能指挥这些各有技能的武将,只有像宋江这样的才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8-14
显然,这个问题反映了宋江这个人的政治手段和(些许的)人格魅力。

你也提到了家破人亡,这是血海深仇,但同时也被宋江和吴用设计成了把柄,如果他们不入伙,他们无路可去,还被官府追捕。像卢俊义,谁都知道他在自家墙上题了反诗,梁山贼人为了救他不惜攻打大名府几个月,他还能去哪儿?还有秦明,宋江派人假扮他烧杀抢掠,慕容知府连他一句辩解也不肯听,就杀了他全家,他能怎么办?(宋江后来不是做主把花荣的小妹嫁给他吗?后来俩人就和好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从她了那时女性地位之低)
凌振是战败被俘,他奉命剿贼,被俘数天之后又毫发未伤的送回来,换谁谁不怀疑,自古皇上疑心最重,更何况还有几位奸臣在那儿呐,只能上山入伙了。

萧让和金大坚武功极低,就是有一手好手艺,当然反抗不了;而徐宁深受圣宠(从他天未亮就要到宫中当值就可看出)且武艺不凡,但架不住他前脚刚到梁山,后脚家眷就被骗到山上啊,萧让和金大坚也是的,家眷都在别人的地盘,细软尽收,想走也不敢走啊。
还有种种的裙带关系,亲兄弟、叔侄、夫妻、娘舅、师徒等等,再加上宋江作为地位较高的读书人和官吏,竟然与地位卑贱的牢头、鱼牙子、刽子手、闲汉等人称兄道弟,给予他们心中渴求的尊重,自然将人心收拢得牢牢的。
求采纳,求点赞。谢谢!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