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3年,浙江省多地出现雾霾天气,多地发布大雾黄色预警。据浙江省环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3年,浙江省多地出现雾霾天气,多地发布大雾黄色预警。据浙江省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发布平台数据,1月15日9时,杭州市10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中,有7个为重度污染,两个为中度污染。专家称控制交通碳排放是治理雾霾的重中之重,要从根子上解决汽车尾气,一方面要通过补贴或交通政策促进节能小汽车的使用,还要采取一些吸引人乘坐公交的措施。治理雾霾,每个公民都应勇于成为责任主体。材料二 当雾霾遇上春节,你还放烟花吗?今年,持续上千年的燃放烟花爆竹习俗因为一场旷日持久且影响范围甚广的雾霾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春节前夕,多家微博门户网站发起了“禁放或少放烟花爆竹”的倡议,得到网友的积极响应。但是也有很多市民表示今年依旧会放炮,因为一年才放一次,不放就缺少过节的气氛了。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施立学认为,“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从内心讲,我是不希望它消失的。如果真的禁放了,年味儿越来越淡的春节就更加没有年味儿了,况且禁放政策能不能执行下去也不好说。”(1)结合材料一,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如何理解“治理雾霾,每个公民都应勇于成为责任主体。” (10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这种传统习俗的认识。(12分)


(1)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公民应该以主人翁态度参与到治理环境中。(2分)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公民在享受优美环境的同时,必须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2分)③公民坚持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统一,公民在享受生态文明的同时,必须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2分)④公民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参与民主决策,为解决雾霾难题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智慧。(2分)⑤敢于同无视环境污染的行为进行坚决斗争,采用合法方式行使自己的监督权。(2分)
(2)①春节燃放爆竹属于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2分)②传统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就能对社会和人起着积极的作用。所以,传统习俗应该与时俱进,对待春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4分)③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我们在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对待春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立足社会实践,推陈出新,为其注入新的时代精神。(4分)④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2分)


试题分析:第(1)问,注意三点:结合材料,知识限定为“公民的政治生活”,分析“治理雾霾,每个公民都应勇于成为责任主体”,我国国家的性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等角度结合材料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第(2)问属于认识型,认识类问题的思路基本上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顺序进行分析。回答本题时考生要先明确运用的知识是“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该知识点容易为考生忽略。根据考纲,其包含的要点有教材三个小点: ①传统文化表现和特点 ②传统文化的作用③对待传统文化的措施。答题过程中从材料中寻找相对应材料,并结合三个要点分析即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