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算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如题所述

什么样的人算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天人合一是什么意思?
天人合一的“天”就是指天道,“人”就是指人道。天道是基础,人道是在进化过程,顺应天道的必然;天人合一属于生命顺应自然的法则,不但具有客观实在性,而且可以验证古今中外任何一个人。“地道”则是在天人合一过程存在的必然联系,也属于人们具有一定的掌控能力的联系。把握天地人三者关系的理论工具就是《阴阳系统论》。
一、天道:就是指天地运行的道路或轨迹。具体是指以地球为同一性对整个宇宙一分为二的的天地阴阳气化运行规律,也是宇宙环境风水的同义语,其主要通过一定的方式与方法对地球在天际的运行轨迹进行归纳与演绎;
二、人道:就是生命气化运行的道路与轨迹。属于构成人体的气血基本物质在遗传与变异的矛盾运动中,在宇宙环境风水的制约下与自然和谐,达到天人合一的风水产品,其就是生命的自稳调节机制,也就是人体内环境风水的同义语。虽然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但外部环境的作用也是回避不了的并在事物的运动与变化中的作用不可低估。人道主要通过太阳律与月亮律反映出来。
三、地道:地道本当属于宇宙环境风水的一部分,所不同的是,宇宙环境风水是针对任何人,而这里的地道要研究的则只是针对特定的人群。也就是不同的人群有相对不同的地道,其就是阴阳宅周围龙砂穴向水等方面的能量,这些涉及到能量转化定律等。
四、人道不是盲目的做天道的奴隶,而是有一套如何顺应天道的自稳调节机制;是调节机制与其变化发展一面的矛盾的辩证统一。不过这个矛盾是在天道的制约下达到的动态的统一。所以,只要这个调节机制畅通,天人合一就会持续;一旦这个调节机制不畅通,并没有通过必要的措施做必要的疏通或弥补,未能达到天人合一的起码要求,那么,轻者就是伤病灾,重者就是天人合一的解体,也就意味着生命的死亡;古今中外任何人都不会例外,并随时可以得到验证。这也是天人合一具有客观实在性的放之世界而皆准的真理与证据。
五、所谓必要的措施,就是易医学寻求的有关技术与方法。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其就是根据人体内环境结合风水外环境进行双向调理,最大程度的实现趋利避害。中医在这方面的优势明显。比如一个人要发生疾病,其必须处于人体生理调节机制的紊乱状况(也就是人体内环境风水出现了问题),并能通过体征及其人体内环境风水的演绎判断出究竟是五脏调节机制哪里出现了问题,并拟定出相应的人体内环境风水的调理方案与措施。如果配合外环境的调理,效果就会更加明显。
六、所谓外环境就是指宇宙环境、阴阳宅环境、包括社会环境的人文环境等。也就是先圣先贤归纳的天时地利人和。所以,天时地利人和是为最大程度的实现天人合一服务的手段与方法。
七、调控天人合一的技术与方法。就是根据人体内环境结合风水外环境进行双向调理。其中中医属于调控人体内环境最重要的手段与方法,外环境主要通过居住环境的布局、阴宅风水的改进、人文环境风水的调整等来实现。
【文章来源于作者:张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05
宇宙万事万物都是气的凝聚状态,我们修炼就是要有一个化的境界。气化还原,回归到宇宙的自然状态。人也是气的凝聚物,顺则为人,顺其自然发展下去就是普通的人,逆则为仙,逆其道而行,思想回归到婴儿态气化了,就是成仙成道了,老子的清静无为就是婴儿状态,返朴归真了,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舍我得道,化了,虚无了,空了,物我两忘,真正的修道,就是一种心性的修炼,心性合乎道,一切合乎道。
宇宙是所有时间与空间的总和,时间空间是无始无终的,无生无灭的,人修持到了最高境界,天人合一了,也必定是无生无灭,无始无终的。
第2个回答  2019-01-05
天人合一是从《周易》中孕育出来的。这部人与天地,阴阳,刚柔,四时,自然结合于一体的卜筮之书,集道家,儒家和佛家于一身的著作影响迄今。指导着后人养生,养真,养德和养心。
不管理论体系的形成如何,道,儒,佛的观点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这就是:人本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人性本来就是佛性,只是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迷于世俗的观念、欲望而不自觉。因此,要反扑归真。“德润身,仁者寿”,顺应自然,让真如本性自然显现,天人合一,真正达到觉悟后的境界。
《乾文言》言:“夫古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黄帝内经》中云:“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天以阴阳而化生万物,人以阴阳而营养一身”
《黄帝内经》中还指出了:“人为小天地”就是天地缩小为人,而人与天地有同样的构造,天地有什么,人身即有什么,天地起变化,人身亦起变化,宇宙生化之妙与人身的生化相同。
人体的生理过程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存在同步关系。《灵枢》提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与五脏对应:肝属春,心属夏,脾属长夏,肺属秋,肾属冬。
(这些对养生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果需要,我以后可以详细讲解一下)。
人体的与自然万物同受阴阳五行法则的制约,并遵循同样的运动变化规律。俞琰《周易同契发挥》对此作了详尽的阐述:“人身法天象地,悉与天地造化同途。"
所谓“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形态的基本物质,与五脏的关系: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这些在临床的辨证施治上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这里不作详解。)
人与自然万物有着共同的构成物质。《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说的“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正强调了人和万物一样,都是天地之气合乎规律的产物。
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
中药的属性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都有详尽的记载,五味入五脏,中药最先发现它的治疗药用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五味入五脏对人体的营养学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五脏的肝心脾肺肾与情志的五行关系: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五脏与五态的怒喜思(忧)悲恐有著相同的五行属性: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
而这些又是整体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的。人类不断地适应天地自然的演进,而天文、气象、气候与季节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人体的阴阳五行发生变化成为致病外因。就人体自身也会因情志怒喜思(忧)悲恐影响而成为致病的内因。
总之,人和自然是合为一体的,顺天应时,天人合一。顺者昌,逆者亡。
第3个回答  2019-01-05

天人合一最早是道家庄子提出的学术理论。我理解的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人与万物的和谐统一,即人修心的一种过程,只有对万物怀有感恩之情,对天地存敬畏之心,领悟世间万物运行的原理,顺应着这个原理去做事,做人,就是顺应天道,天人合一!

第4个回答  2019-01-05
天人合一的境界是,做事符合自然天理,一切凭良心。能做到,就是天人合一的人。你正在努力,欲达此境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