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两洋时代”吗?

如题所述

众所周知,今天我国陆地领土有960万平方公里,领海300多万,而且都是属于太平洋海域,而在历史上,我国疆域却是不固定的,且历朝历代疆域变化极大。那么,我国历史上存在过类似美国、加拿大、俄罗斯那种横跨两大洋的时代吗?

让我们将目光回望,自秦始皇建立统一天下,建立大一统王朝以来,中国正式跨入帝国时代,之后的两汉、隋唐均将中国推向了时代的高峰,盛世之下,疆域自然大涨,但无论是秦汉还是隋唐,其主要扩展方向还是西北走向。历代经营西域,极大的拓宽了我国的陆地版图,有唐一代,最西端疆域甚至达到咸海,为后世所难及。然而,在陆权时代,即使强如雄汉、盛唐,也终究没建立中国的“两洋时代”。后世历代,增加东北为新的拓展方向,也并未跳出这个基本框架。直至忽必烈建立大元,以及后来朱元璋建立大明,才算为其带来了某种意义上的可能。

1.“直抵北冰洋”

元朝无疑是我国历史上疆域最为辽阔的时期,很多人会将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国等同于元朝,这显然是不对的。真正的蒙古帝国在第四任大汗蒙哥战死钓鱼台之后就彻底分裂了,黄金家族各部为争夺汗位,爆发了异常激烈的冲突。尽管忽必烈最终在争夺战中胜利,却再没能建立起对各大汗国的控制,虽名义上为各大汗国的宗主国,其统治区域却只限于蒙古故地和中原汉地,其后经过汉化改革,元朝真正成为了中国传统封建王朝的继承者。

翻开教科书,我们可以发现,元朝疆域图已经上不封顶,在下方的小图中,甚至可以看到元朝疆域直抵北冰洋的存在。根据《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可以看出,元朝的疆域在东南也就是传统的中原汉地与汉唐大致相当,而西北则超过汉唐,但具体比汉唐大多少,却又以“难以里数限者矣”这种模棱两可的词语来描述。而对于其北部边界究竟到哪里,并没有详细说明。

由于,元朝承袭蒙古,其北部疆域范围并不固定,可以根据蒙古部族及其有效统治下的其他民族的活动范围,来确定元朝北部疆域范围。

在蒙古帝国的扩张过程中,成吉思汗及其子孙除了向东南西三个方向进行军事征伐外,也没有忘记向北扩张,征服招降北部的部落。根据《史集·部族志》记载,在蒙古北部地区大致分布以下部落:

唐努乌梁海地区:斡亦剌惕、秃巴思、合卜合纳思等部族;贝加尔湖地区:不里牙惕、巴儿浑等部族;叶尼塞河流域及其以西:乞儿吉思 、失必儿 、客思的音等部族;

通过对以上三地部族的降服,基本控制了从叶尼塞河流域到贝加尔湖一带大致相当于现在中西部利亚地区的广袤土地。

此外,《元史·地理志》载“昂可剌者,因水为名。附庸于吉利吉思。”昂可剌位居于贝加尔湖以西安加拉河沿岸的吉利吉思属部。史称昂可刺地“昼长夜短”,或称“日不落”。由于北极圈内具有极昼现象,可以满足日不落的条件,而元朝对吉利吉思部建立了管理,那么岭北行省向北则便有可能延至北极圈附近,我们的教科书也是据此将其疆域画到了北冰洋。

然而,这样的说法真实性究竟如何?事实上,虽然元人可能踏足北极圈附近,但仅仅踏足并不能证明此地属于元朝领土,还需要长期留守、居住或管理统辖方可。而“日不落之山”并不具有定居点的属性,而那些臣服于蒙古的北方部族据考证也基本生活在冻土带以南地区,与北冰洋相去甚远。根据《元史》中的描述,昂可剌具有昼长夜短现象,称太阳下山时煮羊肉,羊肉煮好天就亮了,由此可见其距离北极圈不远,但并未到达北冰洋。

所谓最北的定居点北海侧影所,其实也只达到北纬64°左右。我们结合《授时历》中日影观测点的描述和《元史·地理志》中关于昂可剌昼长夜短的记载,可以大致断定,元朝领土的最北端基本位于西起额尔齐斯河东到鄂霍次克海,北纬63°一线,并未真正直抵北冰洋。

2.“观印度洋之潮”

自从元朝灭掉大理国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云南建立起了较为稳固的统治。此后的元、明两朝对西南频繁用兵,先是元朝消灭了旧大理国最后的白族抵抗力量,后来明朝又恩威并用改土分流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控制。

在明朝永乐十一年,即公元1413年,明朝在云南南部相继设立十个宣慰司,为:麓川平缅、木邦、孟养、缅甸、八百、车里、老挝、大古喇、底马撒、底兀剌。有说法称,此时的明朝疆域已经几乎涵盖了缅甸全境、泰国北部、老挝北部、印度东部一区,毗邻孟加拉国,甚至可观印度洋之潮。但从1531年开始至1606年,缅甸、老挝的地方势力逐步攻陷了这些宣慰司,致使最终明朝西南疆域退缩至与今相差无几的地带。

如果这种说法成立,那么明朝可以算是曾经的两洋国家了。但实际上,我们要知道明代的土司制度的实质仍然是羁縻制度。而羁縻制度也分为外藩和内属之分,内属就是隶属于中央设置的机构管辖,即:实际上控制地区;而外藩又分为藩属国和名义上册封的地区。而所谓三宣六慰便只是名义上属于云南布政使司管辖,实则仅仅明朝廷是对当地统治者的名义册封,证明其统治的合法性,而明朝也没有在此设置土司衙门,没有驻扎军队,这与云贵地区明朝设置大量的卫所,驻扎有几十万的军队,设置有云南、贵州两大行省截然不同。

纵观整个明朝,与缅甸的联系仅仅是以“朝贡”形式存在。有明一代,缅甸土司仅访问过明朝6次,明朝派遣使者访问过缅甸5次。明朝没有对缅甸征收赋税,也没有建设土司衙门。

由此而言,所谓中国历史上两洋时代,更多的仅仅是名义上存在的概念,而非真正的实质性统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