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李渊的禁军哪里去了?消灭太子就夺权成功了吗?

如题所述

李渊反隋成功后,建立了唐朝,是为唐高祖。李渊即位以后,封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唐朝得以顺利建立离不开李渊父子的同心协力。但是几年之后,因为皇储继承问题,发生了以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为一方,秦王李世民为一方的权力利益冲突。

冲突越来越激烈,最终引发了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以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被射杀,李世民一方得以胜利成功上位登基而告终。在这里有一个疑问,当时李渊的禁军在哪里?李世民杀了太子后就夺权成功了吗?

听说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身死后,云麾将军敬君弘掌管着宿卫军,驻扎在玄武门。他挺身而起,便与中郎将吕世衡大声呼喊着向秦世民方冲去,结果全部战死。另外:把守玄武门的士兵与薛万彻等人奋力交战,持续了很长时间,薛万彻擂鼓呐喊,准备进攻秦王府。此时,尉迟恭提着建成和元吉的首级给薛万彻等人看,东宫和齐王府的人马顿失战心,迅速溃散。

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把守玄武门的禁军将领并不是无动于衷,也曾进行激烈的反抗,想把李世民这个叛逆缉拿归案,只是由于李世民事先在玄武门设下埋伏,有心算无心,计划也周详,而且带着天策府一众大将: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张公谨等,全部是李世民的精锐。李世民方行军下手也快,尉迟恭在建成、元吉中箭身亡后马上割下两人首级,主心骨一死,加上禁军将领也被杀死,马上震慑住了众人,军心涣散之下也是对李世民无可奈何了。


玄武门政变后,李世民马上让尉迟恭入宫担任警卫。李渊看见尉迟恭身披铠甲,手握长予,径直进入,便吓得大惊:“爱卿到此做什么?”尉迟恭回答道:“秦王因为太子和齐王作乱,起兵诛杀了他们。秦王殿下担心惊动陛下,故派臣担任警卫。”

要知道古代皇宫御前露出兵器,是大逆不道的大罪,李渊看见尉迟恭这身装扮,就知道李世民是破斧沉舟,放手一博了,大有一言不合,便血溅五步之架势。李世民这是逼他这个老爹表态站队了,当时李渊有两个选择:一是叫侍卫拿下尉迟恭,判他一个大逆不道之罪名,跟着下诏讨伐逆贼李世民,为太子李建成讨回公道。二是面对现实,遂了李世民心愿,将皇位传给李世民。

之后李渊问裴寂等人:“事已致此,你们认为应当怎么办呢?”萧瑀和陈叔达说:“建成与元吉本来就没有参与举义兵反抗隋朝的谋略,又没有秦王功劳大,威望高,多年来更是策划诸多阴谋危害秦王,如今秦王已经声讨并诛杀了他们,陛下如果能够决定立他为太子,将国家大事委托于他,天下归心,就不会再生事端了。”李渊说:“好!这正是我素来的心愿啊。”

看来李渊对于这场政变,虽然有些震惊,却也有些在意料之中,毕竟这儿子仨近几年来的明争暗斗也是了然于胸的。

李渊从太原起义反隋朝之后,李世民便一直追随父亲的脚步,一路带兵南北战争,立下汗马功劳。如果论功行赏的话,理应是李世民继承大统成为太子的。李渊当初建立唐朝时,可能是把李世民当成一个将才来看待,然后立李建成为储君人选,兄弟俩一个主内一个主外,齐心协力共建和谐大唐这样。

李渊在内心深处,一直对于秦王有着亏欠,没有给他应该得到的,而是一直在维护李建成的利益,以致于酿成如今兄弟相杀的局面,这是已经预料到会有这样的一天,既然已成事实,且已经是最好的结局,李渊就算杀了李世民泄愤又能怎么样呢?只是再徒添伤痛而已,所以,李渊已经知道怎么样选择了。

古代的帝皇之家无父子


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盛,手下大将有尉迟恭、秦叔宝、程咬金等著名猛将。因此李渊才会扶植李建成成为太子,而为了补偿李世民,李渊封了个秦王给他,还允许李世民成立天策府。李世民虽不是太子,但手中握的权利可是比太子还要大,可以自行招贤纳士,广招人才。坦白地说,李世民当时的天策府势力之大,也同样让李渊感受到了威胁。

太子建成自己知道威信比不上李世民,这下子心里更加妒忌,就和弟弟齐王元吉联合,一起排挤李世民。后来李渊也渐渐感到李世民的不可掌控,慢慢便开始偏袒李建成,连同一起打压李世民。

当时李渊当然也可以选择除掉李世民,不过由于李世民的势力实在是太大,李渊害怕会引起李世民势力的强烈反击,所以只好慢慢的进行消弱打压,李世民面对李渊李建成等给他的压力,所谓帝王之家无父子,李世民决定先下手为强,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再迫李渊襌让皇位,虽然显得残忍无情,但也是合情合理的了。

我们不妨反过来看玄武门之变,假如李世民并没有发动玄武门之变,也迟早有一天会有李建成发动,在李渊还在位的时侯有一个结果,对当时的李氏唐朝来说,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公元626年9月3日,唐高祖李渊颁布诏书,将皇帝位传给李世民,自为太上皇,高祖颁布诏书的第二天,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登上帝位,改元贞观,是为唐太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8

玄武门之变,李渊的禁军哪里去了?消灭太子就夺权成功了吗?

在我们悠久的历史中有很多的经典战役和事件,这些事件影响了一代人的发展,也提高了社会的进程,加快了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在无穷无尽的战役中,结果永远都是围绕着败者和胜者两者来说。并且我们大家知道,战役有胜,那么必然就会有败。只要是场战争,那么就不会出现两全其美的处理和局面。这也说明了战争的残酷和真实性,不少国家已经一场战役而遭灭国,那么另一个国家就会建立,或者大收疆土。其中最悲惨最典型的战役,玄武门之变就可以算一个。但是网友对于玄武门之变有着很大的疑问,比如玄武门之变,李渊的禁军哪里去了?消灭太子就夺权成功了吗?

 

 01

首先我们来说下关于李渊的禁军。玄武门之变发生的完全是猝不及防的,李渊在当时有着三万训练有素的禁军,但是百分之八十都被驻扎在皇城的北面,只有很小的一部分,也是作为精英部队的士兵被安放在皇城的南面。其实这个措施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当时防御的中心在北面,因为在当时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下,北面是抵御外来侵犯着的屏障,而南面大多都是唐朝的范围,所以李渊没有过多的担心。但是没有另李渊想到的是,外来侵犯并没有来,反而大唐的内部出现了混乱,禁军无法迅速的从北面调离,而留守的士兵自然而然挡不住这么快速的进攻。

 

02

虽然李渊过早的就称了帝,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权力是无法使部下和百姓信服的,而不能得到信服,也会失去对于兵权的把控。李世民在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威望,无论是带兵打仗还是政策部署,总能给人一个人很好的安排。所以,当时虽然众大臣都附和李渊,但是背地里已经和李世民连成了一条线。

 

03

一个皇帝如果没有兵权、没有大臣的认可,没有自己应有的特权,那么这个皇帝就一点用处都没有。其实李渊当时也就是这个情况,虽然自己明面上是位皇帝,但是得到的认可是不多的。而李世民与李渊截然相反,大臣们看到了新的希望,就会忘李世民的身上靠拢。所以,在李世民杀掉李渊之后,大臣们的支持,再加上李世民的骁勇善战和能力,完全能够让部下信服。所以,即使禁军再赶到皇宫也于事无补了。

 

04

可以说,李渊在当时就是一个李世民的绊脚石,但是同时也能看出李世民强大的号召能力和管理能力,并且李世民在之后的皇帝当权上,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以上仅为笔者个人的观点,欢迎评论留言补充。

第2个回答  2020-09-19

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渊手中的禁军都在京城外镇守着,所以没能及时赶来镇压兵变。李世民杀死了李建成后并没有立刻夺父亲李渊的权,而是登上东宫之位后才慢慢迫使父亲李渊给自己禅位的。

隋朝末期,还是唐国公的李渊在次子李世民的设计下,不得不发兵造反,并成功推翻了隋朝的统治,建立了唐朝。在太原起兵前,李渊就曾经答允过李世民,若能成功建立新政权,那就让李世民当太子。结果唐朝建立后,李渊又立了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引起了李世民的极大不满。随后,因为李世民功高震主,威胁到了李建成和李渊,于是李建成便对李世民百般打压,李渊也都是偏心李建成,无可奈何的李世民便狠心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并杀死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

玄武门兵变时,李渊手中是掌控着禁军兵权的,而且李建成手下也是有数千位士兵的,但是由于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时太过隐秘,导致李渊和李建成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而玄武门之变发生的那段时间,李渊的禁军也都照常守卫在京城外面,时刻保护着京城的安危,而李建成的士兵们也都在军队中,因此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才会在无人阻挠下顺利进行。

李世民事成之后便去找了李渊请罪,但是此时的李渊只剩下李世民这一个儿子了,所以李渊生气归生气,但是也不能拿李世民怎么样,还让李世民当了太子。李世民也知道李渊是自己的父亲,也是手握大权的人,因此并未匆忙夺权,而是等到自己的东宫之位逐渐坐稳了以后,再暗中敲打父亲李渊,迫使父亲李渊把皇位早日让给自己。

第3个回答  2020-09-19

玄武门政变发生后,李渊的禁军被关在了玄武门之外,李建成和李元吉逝世后,李世民让自己的大将尉迟恭去保护唐高祖李渊。这时候李渊正在湖上钓鱼,根本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而李建成、李元吉死后,李世民是最佳的储君人选。所以,治国的权利自然就归他了。

一、李渊的禁军在玄武门之变后去了哪里

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集团发动的武装政变,不是偶然为之,所以,必然是思虑周全。在唐朝时,李渊有三万多禁军,李建成手下有两千多人,李世民手下只有府兵。但是这些府兵有不少良将之才,虽然和李建成交手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和李渊的禁军“过招”的话,并没有什么胜算。因此这些人就在发动政变之前,细心谋划了一番。在政变发生之时,先让常何把玄武门关上了,这样一来,即便李渊命令禁卫军出动的话,一时半会也攻不进来。即便是进来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也早已归西了。

二、消灭太子就夺权了吗

细算起来,李渊的儿子并不少,但是只有李建成、李元吉和李世民是嫡出,所以,如果李建成和李元吉死了,最有资格继承王位的就是李世民了。而当时并没有多少人敢与李建成争夺王位,只有李世民因为建立了不少军功,能力过人,所以才让太子李建成忌惮。在李建成和李元吉死后,在李渊心中,最适合继承大统的人只有李世民了。但是并没有当即宣布让李世民当太子,而是在两个月以后才颁布了诏书,把皇位传于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让李世民扬眉吐气,成了“唐太宗”。而之所以他能够取得玄武门政变的胜利,一方面是因为他手下有一些良将和出众的谋士,还因为李渊在之前早就属意于他。虽然痛失了两个嫡子,但是,李渊并没有治罪于李世民,反而让他继承了大统。

第4个回答  2020-09-17
他的禁军在玄武门外,不过却进不了玄武门;消灭了太子当然就夺权成功了,因为军队和民意早都已经掌控在手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