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如何提高是非观?

如题所述

勿以人小而不为
孩子多大开始教规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的看法是,存在是非观的时候和场合地方,就可以教。孩子也许一时还不能完全理解,也无法做到,但并不等于他没有一点感觉。就是一个婴儿,你对他说“不要”,他未必懂得你在说什么,但从身体语言他也会接受到一些“否定”的信息,慢慢的,他就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
有一天,去接止境放学,止界这个孩子“叭叭叭”的往我脸上拍打,真的是很疼的,小家伙没轻没重的。但我知道这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所以我没有对一岁的小家伙很严格,只是尽量躲开。这时,止境的老师走上前来,摸摸止界的手和头,微笑着一个劲的说:“不要打妈妈,妈妈疼的。”老师的态度很认真,不像是开玩笑的,她就是要止界停止这种行为。我不禁感到“自愧不如”,我只是听闻老外的教育观点是比较直接的,也早知道他们对孩子的行为教育起步很早,通过这件小事我是有感受了,老师并不担心你做家长的高不高兴,她只是做她认为对的事情。再小的孩子,都不能因为他的年龄而无意纵容一些不合适的行为。
在生活中,我对幼小的止界也是会要求一些事情,如什么东西不能碰,什么事情不能做,一岁的孩子自然是不能完全做到,但一而再再而三,到了一定的积累,就有效果了。谁说孩子小就没法教,就不能被教好呢?不怕教不会,就怕你不教。
有个朋友的孩子,兄妹两都有个习惯,喜欢翻别人的包。在公园玩的时候,我们大人会把包放在婴儿车上,他们就会把你的包翻个遍,有吃的就拿着吃,弄出不少尴尬。大人也许不会计较你吃他们的东西,只是包是个隐私性的东西,万一什么重要的东西没了,岂不是引起误会。孩子妈妈一个劲说,我也叫他们不要翻啊,可是打都没有用,很难改过来。不少人反问她:“他们第一次这样做的时候,你是如何反应的。”她说:“那时觉得孩子小,教不懂,后来他们就不听了,养成习惯了。”妈妈的话里都反应出她的一些误解,在孩子第一次做出不合适行为的时候,家长就没有坚持正确的是非教育,认为年龄小,以后再说,其实,一旦一种行为养成习惯,到以后来纠正反而会很难。就如你给他们喝惯了人参汤,再给他喝普通的骨头汤,也许就很难入口了。因为,孩子的是非观被混淆了,他不明白为何以前翻包就没事,现在就是错的了呢?
勿以事小而不为
吃东西时,要跟大人一起分享;大人累的时候,不要烦着大人做这个那个;大人在忙的时候,要学会等待;家里有人在睡觉时,尽量不要发出很大声音……这些事情,仿佛对一个两三岁的孩子来说,是要求过高?那时,奶奶就经常说:“小孩子怎么做得到啊,随他去吧。”这样,仿佛只有大人一直牺牲、忍耐,就因为孩子小而无法做到这个那个的要求。
实际证明,事实并非如此。孩子的行为和理智是不能跟大人比,但却可以调教。拿不要发出大声音来做例子,小宝出生后,我经常需要跟着孩子小睡,止境在客厅玩,男孩子总是噼里啪啦的一阵乱响。每次,我总是反复跟他说,“弟弟和妈妈要睡觉,声音小一点。”若干时间下来,止境就是能做到了,只要我做出这个要求,他就会学着我用“气声”说话,“妈妈,我要……”如今,每天早上他起床,习惯走进我跟弟弟的房间,轻手轻脚的坐在我床边,很轻的把我叫醒,我说等一下,妈妈会出来,你先出去等等不要吵醒了弟弟,止境会轻轻走出去,还轻轻把门关上。更有意思的是,当爸爸在睡觉时,如果弟弟哇啦哇啦大叫,他还会扮演起大人的角色“不要吵,爸爸在睡觉。”可见,孩子的行为跟意识都会随着坚持和时间逐渐关联起来,养成的好习惯可以受益无穷啊。自从止境能做到后,家里无论谁在休息,他都会自动的安静下来,对一个四岁的好动的孩子来说,还是很让我欣慰。
有些事情看似事小,其实也许蕴含了很多道理。譬如尊重家长,看似很大的道理,但放在孩子的世界里,就可以化作很多的小行为。如,我很忙碌的时候,止境还来找我这个那个的要求,虽然我觉得孩子的要求也很合理,但是家长无限制的满足他,在自己都很忙很累的时候,是否是对的?我认为不对,大人也是人,忙累的时候孩子要体谅才是,于是跟止境说清楚,“妈妈现在很忙,你如果要做这件事,要等妈妈忙完这点事情在休息一会会才行。”孩子刚开始总会觉得委屈,但事情理在我这边,我也不妥协。但会兑现刚才的承诺,在忙完之后就满足的止境的要求。一来二往,我说的这些拒绝在孩子心中,就有了它的合理性,他就形成了这种概念,“妈妈忙完后休息好才能跟我玩。”既没有伤害孩子的心,也让他懂得尊重大人的意愿,体谅大人的辛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6
幼儿期可养成的是非观念

是非观念的培养需要及早开始,虽然无法立竿见影,但再三的提醒引导,能让孩子由外在的强制规定,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与是非观念相关的道德面向有很多,在此提出几个供爸妈作参考:

遵守规则

无论游戏中的规则(轮流、分享、接受输赢结果)或生活中的规则(红灯停,绿灯行、不乱丢垃圾、物归原位),爸妈要教导孩子,即使对自己不方便,或心理不舒服,还是要去遵守,因为这就是规则;有规则,游戏才能继续,生活才能正常运作。虽然最好是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但如果他的认知能力还无法理解,爸妈不妨就说这是规定,一定要遵守,让孩子先养成习惯,等孩子年纪较大时,再慢慢解释道理。

有责任感

爸妈应该让孩子从小就了解自己有能力、也有责任做一些事情,例如,家事是全家人的事,应让孩子负责整理玩具,或分担简单的工作;又如,接孩子放学时,应让孩子自己背书包等;就算只是象征性的细微小事也好,主要是给孩子学习的机会。爸妈要避免因不知不觉或怕麻烦,就把所有事都做好了,而让孩子养成大少爷或大小姐性格。

诚实坦荡,勇于认错

如果孩子因为要逃避惩罚而说谎,要让孩子知道诚实的重要,以免小错误变成严重的错误。认错需要勇气,爸妈可以体谅孩子怕被处罚的心态,但仍需坚持自己做事自己承担的原则,应该斟酌错误轻重给予纠正或处罚,但肯定孩子勇于认错的表现。
第2个回答  2020-09-16
在家庭中,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在学校里,学校应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注重培养未成年学生独立思考、创新和实践的能力,促进我们的全面发展。全社会也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通过学习,我觉得我更应该在学校和生活中认真学习、全面成长,为了早日成为祖国合格的接班人而努力。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应引起特别重视,现代的学生除了具有自身的心理特征外,还有新时期的特点,现在所处时代的种种新事物强烈地吸引着他们,他们知道许多社会知识,思想活跃、敢想敢做,但是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容易受到不健康思想意识的影响,另外,现在学生通过电视、网络、书籍等渠道获得的信息多而快,他们看的多、听的多、想的多,知识丰富、思想开阔、模仿力强,但毕竟年龄小,缺少实践,意志比较薄弱,自控能力差,容易被新奇的刺激所吸引,不健康的东西也容易乘机而入,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给学生提供了优越的生活条件,特别是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溺爱娇惯,许多学生都存在着任性、自私、逆反、早熟等等问题。因此,我们应着重对学生进行辨别是非能力的培养。

一、讲明事理

讲明事理,是启迪和感知方法的过程,教师让学生晓理明道、领悟其衷。二、行为训练

行为训练是在明理教育的基础上激发良好行为的过程,教师要使学生行之以感,知行合一。
第3个回答  2020-09-15
想要提高未成年人的是非观的话,你可以多在生活中给他做正确的引导正确的榜样,这样的话就可以提高他的是非观。
第4个回答  2020-09-16
①未成年人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②未成年人应该增强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③未成年人应该提高抗挫折的能力,学会珍爱生命、敬畏生命④国家和社会应该净化网络空间,加强网络安全和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⑤学校应该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法制和安全教育⑥家长应该对子女进行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