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江》原文、翻译及赏析

如题所述

原文:


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直是山水大师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


翻译:


昨天游览江边,看到几千株修长的竹子,其中有茅屋,听到棋声,还有茶烟飘扬出来,心里非常喜悦。第二天我去拜访那户人家,静静地坐了很久。从竹缝中向外窥视,看到青山、江帆、苇洲、耕犁,还有两个小孩在沙滩上玩耍,一条狗站在岸边,像守卫一样。这简直是山水大师的画意,悬挂在竹枝竹叶间。从外面看里面,是一种境界;从里面看外面,又是一种境界。我认为,学者如果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的道理,不就在这里吗?难道只是画吗?


赏析:


这篇文章是写作者游江所见之美景及其感受。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边修长的竹子、茅屋、棋声、茶烟等景象,给人以清新自然、宁静致远的感觉。同时,作者还通过从竹缝中向外窥视的景象,展现了山水大师画意的悬挂于竹枝竹叶间的美景,让人感受到自然与艺术的交融。


在文章中,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学者应该八面玲珑,千古文章的道理也就在这里。也就是说,学者应该具备多方面的素养和能力,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文章。这种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和创作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整篇文章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让人仿佛置身于江边美景之中,感受到了自然与艺术的和谐统一。同时,作者的观点也让人深思,提醒我们要具备多方面的素养和能力,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