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元代逼汉人易服没有成功,而清朝逼汉人易服成功了?

都是血腥镇压。为什么元代逼汉人易服没有成功,而清朝逼汉人易服成功了?

元朝一直是高压通知,把人分为各种等级,汉人一直都最低等级的,而清朝虽然也有血腥镇压,但是只是集中在前几十年,政权巩固后几代皇帝都极力与满汉融合,学习汉文化,缓解满汉矛盾,简单点说就是元是将汉人融入蒙古族,而清朝是将满人融入汉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2-16
何谓“十从十不从”?

1.“男从女不从”:男子剃头梳辫子,女子仍旧梳原来的发髻,不跟满族妇女学梳“两把儿头”或者“燕尾”。梳“两把儿头”很复杂繁琐,首先需要有一个较长的饰物叫扁方,它长约20厘米,宽约3厘米。梳头时要先用自己的头发将发纂的底座梳出,即头后边的“燕尾”,而且还要留下两绺头发。在头顶安好那用黑缎子和铁丝裹好的架子,再用这两绺头发往上梳,从左右两侧经过这大扁方裹住和固定这架子,再在根部插上各种簪子和花等装点起来。汉女子还因此保留了三寸金莲的陋习,甚至使旗人女子也纷纷效仿,以此为美。

2. “生从死不从”:这条即前面说的“生降死不降”。

3. “阳从阴不从”: 既然“生从死不从”,那么阴世的事,象做佛事超度等,都仍按汉族传统佛道教习俗办理,不从旗人习俗,所以叫做“阳从阴不从”。

4. “官从隶不从”:做官老爷的,吃皇粮办公事,观瞻所系,自然须顶戴花翎,身穿朝珠补褂马蹄袖的清朝官服。但隶役依旧是明朝“红黑帽”的打扮,这就是“官从隶不从”。

5.“老从少不从”:孩子百无禁忌,穿什么都可以,但一旦长成,还是要按旗人的规矩办。

6. “儒从而释道不从”:这跟前面讲的“在家人降,出家人不降”意思一样

7. “娼从而优伶不从”:娼妓从,唱戏演员不从。戏台上既然扮演的是前朝的故事,不穿前朝的服饰怎么演?废话一句。

8. “仕宦从婚姻不从”:这条可参照前面讲的“男降女不降”。

9.“国号从官号不从”:改朝换代了,国号大清,叫大明当然不行。但官号就不必再另起炉灶,照抄大明的六部九卿,总督巡抚等,省却许多麻烦。

10.“役税从文字语言不从”:满人有满人的语言文字,跟汉语言当然不同。满清入定中原后,最初是各用各的民族语言文字,后来具有许多优点的汉语终于战胜了各种少数民族语言,成了国语,连旗人也不得不用起汉文,说起汉语了。
第2个回答  2010-02-16
元朝的蒙古人是瞧不起汉人和南人的,所以他压根就不想让汉族人融入蒙古族,他要保持种族的高贵性,所以他不需要逼汉人易服。说通俗点美国多强大啊,但是美国并不想让全世界的人都变成美国人!
第3个回答  2010-02-16
清朝一直在和汉族融合,而且才服装方面,清政府作了很多让步。比如说我们熟悉的辫子,多看看著名导演拍的清剧可以发现满人特别是旗人只有后脑勺一带是头发,而汉人半个头是头发,这就是让步。

再说官吏,满官自称奴才,汉官自称臣,这也是让步迎合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0-02-16
元代人太过血腥了吧,而且清朝的统治还算符合百姓的愿望,刚入关时,皇室还提倡学习汉文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