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区分植物的种、属、科、目、纲、门、界?

如题所述

分类学基本原理与方法——1. 种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这是一个经常引发争论的话题,特别是在面对个体生物时,生物学家们会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但在“界、门、纲、目、科、属、种”的分类体系中,种是唯一一个不带有主观色彩,最为客观和真实的分类级别。其他级别或多或少都包含了分类学家的个人主观判断。因此,理解种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分类的基础。种是具有特定形态和生理特征,以及相对稳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群体。关键是生殖隔离,即不同种生物通常无法交配,或交配产生的后代无法繁殖。具有相似形态特征,并占据一定地理分布区域的是种群概念。形态学是研究生物形态规律和成因的有趣学科。
在实践中,判断相似生物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较为困难。科学家们为此提出了两个相对简便的判断方法:a)是否存在中间类型。如果相似生物间存在中间类型,那么它们很可能是亚种,亚种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b)区分广泛杂交与偶然杂交。能够广泛杂交的生物自然属于同一物种。偶然杂交在鸟类中很常见。如果无法确定一只鸟的种类,它可能是两个种的偶然杂交。
亚种是种以下的分类单位,是种内某些群体,在形态或生理特征、基因频率、染色体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地方性种群(地理宗)。例如,棕背伯劳就表现出从北到南的形态梯度变异。通常,当地方种群中有75%的个体与其他种100%不同,我们将其视为一个亚种。具有亚种的称为多型种,否则为单型种。
2. 分类依据
分类依据包括传统分类方法和现代实验室技术。传统分类主要依据形态学和生态学特征,辅以显微形态学、生理形态学、行为学、细胞遗传学、生物化学等学科。例如,鸟类的分类依据包括骨骼、肌肉、消化系统、器官的形态学,以及喙的形状、羽色、飞羽形态、鳞片、裸皮等。生态学特征包括生态位、性选择和染色体分析。现代实验室技术如DNA单链匹配和遗传结构分析,为分类提供了更为精确的方法。
3. 物种形成与命名
物种形成主要是由地理隔离和基因突变引起的。物种的命名遵循拉丁双名制,即属名、种名和亚种名(斜体),以及分类学家的名字(许多是林奈,Linnaeus)。标本曾是确定物种的必备条件,而属和科通常具有地域性和全球性的特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