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繁塔怎么读

如题所述

开封繁塔的读音是pó tǎ。

繁(pó)塔是位于中国河南省开封市城外东南部的一座六角形仿木结构的楼阁式砖塔,为供奉“定光佛舍利”的佛塔,原名兴慈塔,因建在天清寺内,也叫天清寺塔,又因其座落于繁台之上,俗称繁塔。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由开封市延庆观、繁塔文物管理所负责管理和保护工作。

繁塔于北宋开宝七年(974年)起,靠民间捐助修建而成,原为九层,历代损毁后,仅余三层。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黄河决口,水淹开封全城,从此繁塔孤立于荒郊之中达百余年之久,后又多次遭到人为破坏,直至1982年,才得以修复,于1986年正式对外开放。

繁塔的文化价值:

繁塔有着千年历史,期间经历了多次修缮,塔身的铭文碑刻详细记录了繁塔的建筑年代和整修历史,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和人民的生活状况。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是隋唐时期四角形密檐式空筒佛塔向八角形楼阁式实心 (塔心柱 ) 佛塔过渡的典型形式,清晰地显示了佛塔发展演变的擅变关系。

同时,繁塔内外壁上镶嵌的佛像砖,均为宋代早期砖雕之作,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尤其是二层的20尊乐伎塑像砖,是典型的宋初龟兹乐队编制,为当时宫廷教坊所特有,真实地反映了宋代中原文化与西北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这些乐伎呈现出不同乐器的演奏形态,从中不仅可以看到当时的各类乐器,还可以看出该乐器的使用方法,是研究宋代音乐文化的珍贵资料。繁塔落成后,受到了文人墨客的关注,宋代苏舜钦在《和邻几登繁台塔》中详细描绘了繁塔的险峻,宋代梅尧臣在《闻子美次道师厚登天清寺塔》中写到他看到繁塔后“两股应已挛”竟不敢登塔。

金代赵秉文借《九日登繁台寺》抒发思古之情。元代中期,曹伯启在看到被摧毁了上半截的繁塔,心生感叹写下了《陪诸公登梁王吹台》。明代李濂在《春游繁塔寺二首》写出了当时繁塔的破败之景。当代陈从周在《忆江南·繁塔》中写出了繁塔的美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