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甲本老子道德经原文及译文

如题所述

帛书甲本老子道德经原文及译文:    

老子帛书版《道德经》原文:

德经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失道矣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解词:

上:高;上面。上等,上乘。等级高或品质良好。

下:下等,等级低的:下级。下品。下乘。

解读: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依道而行,积功累德,若注重功德本身,则德而不德,反而没有任何的功德。所以真正的大德并不贪着功德本身,也不执着于积功累德。如此所得功德大到不可思议。是以有德,如此大德而为上。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执着于道本身,念念皆为积功累德,贪德住着。以德为念,念念为德,所建功德,反而无德。如此为德而为下.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乘德性的大德之人,不会被现象环境左右,不执着于行为的本身,不以为自己做过些什么,不自高自大。为:是指的世间象的一切行为。无为:是不被世间现象所迷惑。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崇尚仁之人,所成就之功德,并不执着于行为的本身,不以为自己做过些什么。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崇尚义之人,所成就之功德,会执着于行为的本身,会认为自己过了很多,功德很大。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崇尚礼之人,所成就之功德,如果无人赞颂与之相应。则积极四处大造声势。

以上是老子为,道,德,仁,义,礼,所做的分析,排序,各种不同境界的人,建德时所执有的心境。

忠信之薄也’道,德,仁,义,是为忠信之道,礼居末焉。

而乱之首也’当道,德,仁,义,礼,不断的次第失去以后,而社会也就大乱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