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有几种成本概念

如题所述

  成本概念研究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核心竞争力的竞争,成本优势是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表现。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不断的降低成本,获取成本优势。而成本概念是成本管理的基础,所以研究成本概念具有重大的意义。传统的成本管理概念主要是指财务会计的成本概念,它是面向过去的,主要关注产品成本,而在企业面临的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许多与企业相关的成本。如:作业成本、质量成本、投资成本、设计成本、机会成本等管理会计的成本概念更与企业的决策相关。所以企业必须转变成本观念,正确的界定成本概念,以形成成本管理方法。
  一、国内外关于成本概念研究的历史回顾
  1、国外对成本概念研究的历史回顾。马克思认为成本“只是一个在生产要素上的资本价值C+V的等价物或补偿价值”。马克思是从商品生产的角度给成本下定义,即从职能资本家实际耗费和补偿的角度来定义,它表明了产品成本的经济内涵,是对产品成本的高度抽象(阳昌云,2000)。这一成本概念是我国传统的财务会计成本概念的理论基础,有很大的片面性。美国会计学会(AAA)成本概念委员会1951年将成本定义为“成本是指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或应发生的价值牺牲,它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衡量”。这一成本概念不仅指产品成本,而且包括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预计成本,以及进行预测、决策所须用的变动成本、机会成本等。但有些无法用货币计量的成本无法包括进来,有一定的局限性。1957年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名词委员会认为,成本是指用以取得或者说将能取得资产或劳务而支付的现金,转让的其他资产,给付的报酬或承诺的债务,并以货币衡量的数额。这一概念将成本界定为获得某种利益而支出,每一种支出如果是为了获得某种利益都代表一项成本。70年代,AICPA所属的会计原则委员会认为,成本是指在经济活动中所蒙受的牺牲。80年代,FASB将成本理解为经济活动中发生的价值牺牲,即为了消费,储蓄,交换,生产等所放弃的。2003年Ronaldw.Hilton在其所著的管理会计学中认为:成本可被定义为达到某一目的而做出的牺牲,一般通过为之所放弃的资源来衡量。成本根据它所处的背景可以具有不同的含义。为了某一目的而以特定方法分类和记录的成本数据,可能并不适合于另一种用途。“目的不同,成本不同”可以很好的形容这一成本管理思想。
  2、国内对成本概念研究的历史回顾。传统观点:成本是生产过程中劳动耗费的货币表现。中国会计学会(1996)将成本定义为:成本就是企业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而耗费的本钱。这一观点可称之为耗费论。阳昌云(2000)认为成本本质上表现为资源配置的效率,资源耗用和时间因素构成成本的基本要素。成本具有空间性、系统性、连续性、替代性、责任性、综合性等特性。所以定义成本概念要综合考虑这些要素和特性。陈汐、沈红(2003)从经济学、管理学和会计学的不同角度对成本概念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会计学的成本概念更强调成本的计量属性。传统的财务会计受制于外部报表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要求,将成本理解为企业为了获得营业收入而发生的耗费。管理会计扩展了成本的内涵和外延,提出多维成本概念。张敦力(2004)提出成本是为实现特定经济目的(不包括偿还债务、退还投资)而发生或将要发生的合理、必要的支出。并认为只有按支出的目的来梳理成本的外延,才能从本质上正确认识成本的内涵,并借以构建出层次分明、前后一贯的成本概念框架。陈骏、徐明哲(2003)研究了企业战略中的成本概念,认为战略中的成本概念战略不局限于产品制造过程,更重要的是为了建立和保持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即企业为了寻求增强(或保持)其竞争地位而发生的成本,其内容一般包括:时间成本和先机成本、市场成本、信息化成本、学习成本、智力成本等。
  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成本概念的区别
  成本管理中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不同的成本服务于不同的目的”,因而成本的涵义是由它所服务的管理目标决定的。财务会计主要是为企业外部有关方面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所以在财务会计中,成本是根据财务报表的需要定义的,受到外部报表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由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来规范。财务会计的成本概念强调成本的计量属性,认为成本概念必须是可计量和可货币表示的。财务会计学认为成本是指取得资产的代价,或是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所发生的支出。财务会计的成本概念有以下缺陷:1、财务会计的成本概念是面向过去的,不能提供面向未来财务信息。2、财务会计主要从核算的角度来运用成本,强调将收入与其相应的成本相配比,一些不能在现阶段产生收益的成本研发成本、设计成本等这些与企业的长期发展有关的成本都不能正确的核算。3、因为财务会计强调成本的可计量属性,许多不可计量的成本,如机会成本都不能包括在内。财务会计的成本概念主要是指产品成本,而管理会计的成本概念是多纬度的。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是为了经营决策服务,在“不同目的、不同成本”的指导下,作业成本、产品设计成本、机会成本、质量成本、责任成本等都是管理会计成本概念所包括的内容。
  三、作业成本法对成本概念的突破
  传统的成本概念只局限于产品的生产过程,产品成本是指其制造成本,就其经济内容来看,只包括与产品生产直接有关的费用,而用于管理和组织生产的支出则作为期间费用处理。作业成本法关注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延伸了成本概念。ABC的基本原理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它认为产品的价值实现比成本形成更重要,注重成本的全过程管理,将成本的视野向前延伸到产品设计阶段,向后延伸到产品销售阶段,并特别注重产品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作业成本法将企业的生产过程描述为一个为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企业的最终产品凝聚了各个作业上形成而转移给顾客的价值。作业链也表现为价值链,作业的推移,同时也表现为价值在企业内部的逐步积累与转移,最终形成转移给企业外部顾客的价值,从而形成企业的产品成本。
  作业成本法以多重的成本动因作为分配制造费用的标准,大大的提高了制造费用的可归属性,从而改变了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划分,改变了期间费用的内涵,完善了成本概念。在传统成本概念下,产品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生产所耗费的资源价值,是选择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费用而产生的,期间费用是企业为了管理和组织生产所发生的支出。而在作业成本法下,由于以作业作为成本计算对象,以成本动因作为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强调费用支出的合理有效性,而不是与产出的相关性。作业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是指完全成本,对一个制造中心而言,该制造中心的费用只要是合理有效的,都是对最终产出有益的支出,都计入产品成本。而期间费用是指所有无效的、不合理的支出,并力图通过作业以消除这些费用。
  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概念有助于激励管理者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抑制管理者的过度消费行为。传统的成本概念将期间费用定义与生产经营无关的费用,可能导致企业的管理者将一些个人消费也记入管理费用,从而形成庞大的期间费用,导致一些企业明盈实亏或销售收入多,而净利润为负,不利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作业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的可归属性较强,产品成本的信息较为准确,管理者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必须不断的降低产品成本,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浪费,增加企业价值。
  四、战略中的成本概念
  战略管理中成本发生的原因是为了建立和维持竞争优势,所以成本概念也要从竞争地位考虑,只要成本的发生从长期来看有利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取得和保持,尽管可能从短期来看效益大于成本,也不能不恰当的削减。譬如,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成本。强调以战略的眼光来看待成本概念,有利于企业的短期行为。(陈骏、徐明哲2003)对战略中的成本概念进行了研究,认为战略中的成本概念包括:1、时间与先机成本。2、市场成本。3、信息化成本。4、学习成本。5、创新成本。6、智力成本。
  现代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产品设计、生产、销售以及售后服务为中心的一个完整的系统,产品成本以由产品生产过程为主,转向产品设计、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各个阶段发生的成本的统一体,生产成本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非生产成本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再以传统的以产品成品为主的成本概念显然会导致成本管理的错误决策。传统的成本概念受到挑战,我国会计学者曲晓辉指出“迫使服务于内部核算、控制,局限于过去的实际耗费的成本概念,向服务于正确决策的多维成本观念发展,是成本观念从时间上贯穿过去、现在和将来三阶段,在空间上遍及每个主体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和层次。”正确的界定成本概念重大的意义。正确的界定成本概念,必须以管理会计的成本概念代替成本会计的成本概念,全面分析作业成本观念下的成本概念,并考虑战略中的成本概念。

参考资料:http://www.koojob.com/article/39019-1.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