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过得提心吊胆,二战中的强人斯大林究竟遭遇到了什么?

如题所述

斯大林,这位曾经的文学青年和报纸编辑,是在革命的浪潮中逐步走向政治舞台的。他在革命前,并没有在布尔什维克党中扮演显著的角色,反而因政治立场和私生活的混乱,而常处于劣势。1917年3月,斯大林回到革命的中心彼得格勒,结束了长达四年的流放。尽管他拥有民族问题研究的权威经验,但在军事和群众动员方面却远不如他的政治对手——托洛茨基。斯大林对列宁的一些革命理念持有保留态度,这在《斯大林传》中有所体现,显示出他在权力未握之前,是有能力提出更为实际的政策主张的。
革命成功后,斯大林被任命为民族事务人民委员,虽然这一职务并不低微,但与外交、军事和经济等关键职位相比,还是显得较为次要。斯大林对欧洲无产阶级革命的前景持保留意见,而事实证明列宁的判断更为准确。在国内叛乱和外国干涉的混乱中,斯大林被派往察里津征购粮食,他不仅接管了当地的军政大权,还成功平定了叛乱,这一系列行动展现了斯大林坚强的个人品质,也让他获得了列宁的重视。
随着托洛茨基在政治上的失误,斯大林逐渐崭露头角。列宁在1922年口述的遗嘱中,对斯大林和托洛茨基都有所批评,但未最终决定废除他们。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成为苏联的领导人,这是列宁生前所不愿看到的。他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斗争,击败了托洛茨基等人,巩固了自己的权力。
《斯大林传》中对1920年代苏联政治生活的回顾显示,斯大林的竞争对手在权术、谋略和政策水平上确实不如他。这或许解释了斯大林如何在权力斗争中胜出,成为苏联历史上的强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