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危害的名词解释?

低温危害的名词解释

低温损害包括:冻僵(体温过低),即全身体温下降到可能引起损伤的程度;轻度冻伤,是身体局部表皮损伤;冻伤,冻伤是身体某部分的组织坏死。冻疮和战壕足也是温度过低引起的损害。

低温伤害

冻伤、冻死机体局部表面组织受低温作用,引起血液循环障碍所发生的病变,称为冻伤。按冻伤程度可分为3度:第1度冻伤为红斑,第2度冻伤为水泡,第3度冻伤为坏死。低温作用于整个机体时,如人体保暖不足,则体温放散加速,产热量不能补偿散热量,体温调节就要发生紊乱,体温即开始下降。降低至35℃以下时,思考力减退,身体极度虚弱疲劳;至30℃以下时,意识不清,心率不齐;至26℃以下即能致死。冻死多属灾冇害事冇故,多发生在北冇方寒冷地区及高原地区。常见为酒醉后受冻致死,偶见于虐冇待案例。冻死者尸冇体常僵硬,姿势常呈蜷缩状;尸斑(见尸冇体现象)鲜红色,如将尸冇体放置室温环境中回暖,则尸斑又可变为紫红色。剖验所见,肺及左心血呈鲜红色,右心血呈暗红色;胃粘膜有褐色或深褐色针头大小至豌豆大小的弥漫性点状出血;颅腔内因冻结而体积膨胀,颅骨缝分离;还可见肺淤血、出血、水肿、肺膜下点状出血等改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14
冷害名词解释:冷害是指农作物生育期间遭受到0℃以上(有时甚至20℃左右)的低温危害,引起农作物生育期延迟,或使生殖器官的生理活动受阻,造成农业减产的一种气象灾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