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进县城事业单位的人现在过的怎么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1
本人就是在富不起来、穷不下去的县城事业单位。过得好与坏,旁人一知半解,个种滋味只有自己体会。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无关好坏,不关对错,关键在于你是否能适应此刻的生活,是否满足内心的欲望,是否能应对明日的意外。

内心踏实,日子饱满,我想这是大多人的状况。不管在哪里,都不能停下努力拼搏的脚步,也只有这样才能证明你还活着,痛快的活着。

其实除了少部分家里原来就有钱的职工,大多数体制内的人员生活还是很艰难的,特别是乡镇的事业编制人员,和一般的私企打工族没有多大区别,只不过看起来风光或者给大家的感觉很好而已。

我是2010年考的事业单位,在没有来单位上班之前,就听说过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很低,当自己去人社局领工资介绍信的时候,和我想象的一样,工资一个月4000出头,扣除五险一金以后每个月工资3300块,然后每个月还要扣100生活费,每个月实际发到手3200块。

当时我去上班的时候小孩刚刚出生,一个月工资基本上在小孩身上就花完了,一家三口的生活费和其他开支全部靠借贷维持,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开始去申办信用卡,到目前为止,已经有4张信用卡了,基本上都是因为平时工资不够用而透支的。

很多人不了解情况的,都以为我们过得很好,毕竟他们以为工作轻松,收入稳定,其实体制的工资顶多能够算得上 社会 中等,而且涨幅非常小,基本上是跑不赢物价涨幅的。

有人说事业编单位有年终奖金和隐形收入,年终奖其实这个早就被取消了,隐形收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根本没有,但是年底的确会发一些绩效,这个绩效是和当地财政直接挂钩的,如果当地财政经济发展好,那么绩效就相对高一些,我们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因此每年的绩效也不高,一年大概2-4w,以前是每年的六月份,十月份和年底发,但很多时候都会拖延发放,应该是财政没有钱。后面考虑到很多干部职工经济困难,很多人每个月入不敷出,改成每个月发2000绩效,剩余的年终发。

有些人会说事业单位福利好,其实也没有什么福利,五险一金的确是按照当地的最高水平买的,比一般的私企或者国企要高一些,但是因为工资水平很低,因此五险一金缴纳额并不高,我每个月公积金1300,养老保险1000左右,医疗保险接近200,其他的基本上用不到,也没有去关注是多少,应该就是几十块的样子。

除了五险一金之外,事业单位还有一个福利就是工会福利了,但是这个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以前是每个法定节假日有一份礼物,后面国家不给发了,改成直接在工会卡发钱,然后用工会卡去消费,这笔钱一年总计才1000左右。

当然事业单位也不是一无是处,的确,事业单位工作相对于私企来说要轻松一些,工资发放也基本上不存在拖欠的情况,职业 社会 地位也比较高(这里没有职业歧视,但是 社会 的实际情况体制内人员的确比私企职工地位更高一些),除此之外,事业单位的节假日也基本上能够保障休假,而且都是带薪休假,这些私企都是很难达到的。

总之,事业单位绝对没有很多人想的那么好,但也绝对不是很差,事业单位就是一份职业,这不过这份职业因为有国家属性,因此具备了一些特殊性,工作人员有一定的公权力和执法权,也有一定的政治提拔前途的空间,反正,这份职业用平常心对待即可。

你过得怎样,主要取决于周围的参照物。

我是2012年入编的,刚上岸的时候,工作内容不多,责任不大,工资也不高。我自己的感觉是平均数偏下的位置。我们这边有国企,国企的收入据说还是某亏损单位,收入是我们的两倍左右。那个时候好像卖智能手机很火,逛街听人家打电话,工资可比我们高多了。

2014年开始,国企因为产能过剩受到了冲击,他们的收入开始大幅下降了,我们各种原因涨了那么一丢丢。我们区域经济主要是靠人家国企撑着,人家是消费大户,他们不挣钱就少消费,于是连带着很多生意不赚钱。我们逆流而上,说实话是有一些幸福感,不过也是从那时候起,工作开始不断加码。

最近几年,工资有一些涨幅,我个人感觉应该是平均数居中的位置,不上不下,但是活是真多,经常开会,经常加班.......在小县城深深的干出了996的风范,很多人有怨气,但是也没办法,离开你也找不到更好的工作。

参照一下命运多舛的国企,我们是有一些幸福感的;但是看着很多人在外风生水起,靠自己的能力,又能赚钱又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小失落小沮丧还是有的。

前段时间看了一句话,人生不管是高开低走,还是低开高走,最重要的是看得开。

但凡有点儿本事的都考走了。

应该挺好吃 衣食无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