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心理学的心理都有“病”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0
这个问题和十一说过的“心理学就是算命的”一样,是很多人对心理学认识上的误区。

我们把这个问题看成一个命题。

命题的定义 为:学习心理学的人心理是有病的。

命题的形式 为:如果你是学习心理学的,那么你的心理是有病的。

要怎么验证这个命题是 真命题 还是 假命题 呢?

好吧,十一也不知道怎么证明。。。

不过有两点是一定要弄清楚的!

首先,“ 心理有病 ”的“ 病 ”是什么意思?

中国古代称轻病为“疾”,重病为“病”。

心理咨询中把人的心理状态分为 心理正常 和 心理异常。

心理正常 又细分为 心理健康 和 心理不健康 。

心理不健康 又可分为 一般心理问题 , 严重心理问题 和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或称可疑神经症)。

因此可得出结论:

心理正常状态下的心理不健康称之为“疾”;

心理异常状态称之为“病”。

接下来我们就讨论下“ 学心理学的 ”是什么意思。

十一觉得可能包含了几层意思:心理学学生、心理咨询师或者精神科医师。

心理学学生: 他们对自我或他人心理现象有着极大的兴趣,他们会主动探索自我,因此他们也更容易产生心理困扰,心理学学生对心理学无用论最常用的辩解就是“ 我可能帮不了别人但我可以调整自己 ”。

心理咨询师 :他们帮助那些处于心理正常但不健康的人改善心理状态。他们确实是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因为这个职业相当于“心理垃圾桶”,来访者把心理困惑,不良情绪,人生经历倾倒给咨询师,咨询师同理共情、设身处地,帮助来访者处理心理问题。很多时候咨询师会把自己带到来访者的人生经历中以致难以自拔。因此 心理咨询师也要定期找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咨询,以缓解压力。

精神科医师 是具有处方权的医生,他们接触的是处于心理异常状态的人,他们的处理手段大多依靠药物治疗。因此和其他科医生类似, 压力很大,但缺少舒缓环境。

Ps :学心理学的自然不止这些,但涉及到心理健康问题,可能这三种比较贴近。

总结:

经过对命题结论和题设的分析与讨论,十一发现 学心理学的人在心理上确实有些问题 。但目前来看还不能称之为有“病”。而真正心理健康的人并不是很多, 大部分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 。

但学心理学的有了大部分人没有的技能。

正如首都医科大学心理教研室主任杨凤池教授所说:

如果有一天我自杀了,不是因为我学心理学导致的,而是因为我学了心理学而推迟了自杀的时间 。

最后送一句话给大家:

一个人心理完全健康了,或许人也就索然无味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