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关于三薪的规定

如题所述

法定节假日三薪工资计算方式是基本工资/21。75天/8小时*300%。法定节假日三薪是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等各种法定节日,只要有加班的情况都是需要给予补贴的。

国家法定假日三倍工资分别是元旦一天,春节三天,清明一天,五一节一天,端午节一天,中秋节一天,国庆节三天。法定节假日三薪有十一天,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上班需要支付三倍工资,包括元旦一天,春节三天,清明节一天,劳动节一天等,法定节假日三薪不给违法。法定节假日三薪是指法定节假日工资的三倍。为了习俗,国家纪念某一天等。国家法律统一规定了庆祝和度假的休息时间,称之为中国的法定节假日。只要是在以上时间段内上班,用人单位都应支付劳动者三倍工资。
法定节假日三薪不给违法。根据法律规定,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用人单位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节假日三薪加班工资的计算公式是: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3倍。《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所谓的节假日三薪,就是按照三倍工资计算的,那员工在正式参加工作以后,也不可能连自己的日平均工资都不清楚。还有很多特殊工作岗位的,类似于军人,医生,这些群体在法定节假日,很多时候对于单位提出来的加班都不能拒绝。

综上所述是小编对劳动法关于三薪的规定做出的相关回答,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法律依据】:
规定在《劳动法》的第44条,如下: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