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材“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有什么依据

如题所述

依据:在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中,8年抗战是指从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的全面抗战14年抗战则是指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开始的抗战,包含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

教育部表示:教材修改要求将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应在课程教材中予以系统、准确体现。教材修改要求覆盖大中小所有学段、所有相关学科、所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教材。

教育部表示:此举是为落实中央关于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有关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教育部组织历史专家进行了认真研究,对教材修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基础教育二司又专门发函对中小学地方教材修订提出了要求。

扩展资料:

多位受访学者强调,14年抗战不是对8年抗战的否定:

1、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玉来说,时间跨度的增加,是对中国人民连续一贯、脉络清晰的抗战历史的一种恢复和升华。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李宗远说,8年到14年不是改变,而是还原历史原貌。1937年作为历史节点的意义,在于全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同样不会被否认。

3、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日本史学会会长汤重南说,历史上使用8年抗战的提法,是考虑到对当时特殊历史环境的尊重。恢复14年抗战史的提法,更是对历史真实的尊重。

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改“8年抗战”为“14年抗战”,全国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5

早在1937年的全面抗战之前,局部抗战在一些地区就已开展。

对于“八年抗战”与“十四年抗战”,不是有无的区别,而是“全面”与“局部”的区别。如果笼统地指称抗战时间而不作“全面”与“局部”的区分,显然“十四年抗战”是准确的。

从 “八年抗战”到“十四年抗战”的转变,背后是对抗战历史观察视角的转变,这并非是在一腔爱国热情支配下刻意拉长抗战历史,而是有基本的史实支撑。它是重新发现历史、解释历史的过程,而非改变历史。

抗战时间从八年到十四年的转变,既是对“全面抗战”之前抗战行动的历史地位认定,也是为当下国人的共同感情负责。

扩展资料

意义:

1、教材是面向学生的,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能让学生更全面、真实地认识抗战历史,更完整地了解日军侵略罪行和我国人民为抗战做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从而能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责任感。

2、此次修改不仅更强调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凸显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精神,也通过中共领导抗联的早期抗日更全面地体现了中共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3、通过“八年抗战”修改为“十四年抗战”能更加清楚地证明,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青年报:抗战8年改为14年不只是史学问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2-24

其实,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是与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的过程相联系的两个概念。八年抗战是指从1937年开始的全国性抗战,十四年抗战是包含从1931年开始的局部抗战在内的整个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两种提法一直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语言环境下使用,已经约定俗成。其实质内容没有矛盾。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日的主张,在不同的阶段都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我们既充分肯定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全民抗战,也充分肯定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抗日斗争、特别是东北抗日联军的英勇斗争和其他一些中国军队的奋起抵抗。

扩展资料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战争,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中国战场是二战的主战场之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为什么会有“十四年抗战”和“八年抗战”两种说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01-15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被日军占领,是日军侵华的开端,从这里算到抗战结束是14年。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