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设置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

如题所述

   防烟楼梯间是建筑中常常会设置的一个部分,这个部分的设置,可以在发生险情的时候最大程度的保障在建筑内的人的生命安全。有很多的火灾事件都表明,火灾真正使人致死的原因,是因为人吸入了大量的烟火气,导致昏迷而不能跑出危险的区域,使用了防烟楼梯间,火灾的死亡率就能大大的降低了。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防烟楼梯间的适用范围,以及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防烟楼梯间的简介

  防烟楼梯间是指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防烟前室、开敞式阳台或凹廊(统称前室)等设施,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均为防火门,以防止火灾的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的适用范围

  高度超过32m,且每层人数超过10人的高层厂房;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建筑高度超过33m的二类高层住宅建筑。

  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1)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设置卷帘,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内禁止穿过或设置可燃气体管道;

  (2)应设置防烟设施;

  (3)前室的面积,对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仓库),不应小于6 ㎡,与消防电梯合用的前室不应小于10㎡;对于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的面积不应小于6 ㎡;对于人防工程不应小于10㎡;

  (4)疏散走道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 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5)除楼梯间和前室的出 入口、 楼梯间和前室内设置的正压送风口 和住宅建筑的 楼梯间前室外,防烟楼梯间和前室的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 ;

  (6)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前室内形成扩大的前室,但应采用乙 级防火门等与其他走道和房间分隔。

  

  防烟楼梯间的类型

  带开敞前室的疏散楼梯间 这种楼梯间的特点是以阳台或凹廊作前室,疏散人员必须通过开敞的前室和两道防火门,才能进入封闭的楼梯间内。其优点是自然风力能将随人流进入阳台的烟气迅速排走,同时转折的路线也使烟火很难窜入楼梯中间,无须再设其他的排烟装置。因此,这是安全性最好和最为经济的一种类型。但是,它只有当楼梯间靠外墙时才有可能采用,故有一定的局限性。

  带封闭前室的疏散楼梯间 这种楼梯间的特点是,前室是采用具有一定防火性能的墙和乙级防火门封闭起来的。其优点是既可靠外墙设置,亦可设在建筑物内部,平面布置十分灵活且形式多样;缺点是排烟比较困难,位于内部的前室和楼梯间须设排烟装置,以此来排除侵入的烟气,不但设备复杂、经济性差,而且效果不易完全保证。当靠外墙时虽可利用窗口自然排烟,但受室外风向的影响较大,可靠性仍较差。

  防烟楼梯间与封闭楼梯间的区别

  区别就在于封闭楼梯间无防烟前室,而防烟楼梯间有防烟前室。防烟前室的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0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0m2;防烟楼梯梯间与消防电梯的合用前室的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0.00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00m2。

  

  

  上文中小编给大家介绍了一下防烟楼梯间的类型有哪些,以及防烟楼梯间与封闭楼梯间的区别是什么,还有防烟楼梯间有什么样的特点。对于防烟楼梯间在建筑中的使用的规范以及要求,有关部门都已经是有文件下发了的,大家如果有设计防烟楼梯间的需要的话,可以事先先了解一下防烟楼梯间的相关的资料,然后再开始进行设计的工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8-07
楼主您好
一类建筑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均应设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6.2.1.1 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或凹廊。
6.2.1.2 前室的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0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0m2。
6.2.1.3 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6.2.2 裙房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建筑应设封闭楼梯间。封闭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6.2.2.1 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当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规定设置。
6.2.2.2 楼梯间应设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个启。
6.2.2.3 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
6.2.3 单元式住宅每个单元的疏散楼梯均应通至屋顶,其疏散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6.2.3.1 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但开向楼梯间的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6.2.3.2 十二层及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6.2.3.3 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6.2.4 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超过十一层的通廊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6.2.5 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前室应符合下列规定:
6.2.5.1 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前室的内墙上,除开设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门和本规范第6.1.3条规定的户门外,不应开设其它门、窗、洞口。
6.2.5.2 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前室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并不应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
6.2.5.3 居住建筑内的煤气管道不应穿过楼梯间,当必须局部水平穿过楼梯间时,应穿钢套管保护,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更多房产知识,点击左下角“楼盘网”.楼盘网,为爱找个家.
第2个回答  2017-08-07
需设置防烟楼梯间的建筑:
(1)人防工程中使用层数超过三层或使用层与室外地地坪高差超过10m的工程:电影院与礼堂,使用面积超过500m2的医院和旅馆,及使用面积超过1000m2的商场展览厅、旱冰场、体育馆、舞厅、电子游艺场、餐厅等场所。
(2)建筑高度超过32m的高层停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
(3)高层民用建筑中的一类建筑、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及塔式住宅;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超过十一层的通廊式住宅。
需设置封闭楼梯间的建筑:
(1)下列多层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
1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旅馆;
2歌舞娱乐游艺场所及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建筑;
3商店、图书馆、会议展览建筑及设置类似使用功能空间的建筑;
46层及以上的其他建筑。
(2)设置敞开式外廊的建筑,与该外廊直接相连的楼梯间可不采用封闭楼梯间。
(3)3层及以上或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 m的地下、半地下建筑(室)的疏散楼梯应采用防烟楼梯间其他地下、半地下建筑(室)的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
(4)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疏散楼梯应采用防烟楼梯间。建筑高度不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