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句的例句都有什么?

如题所述

复句是只有两个分句的句子。主要有十种类型:

1、并列复句: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例句: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2、承接复句: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

例句: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然后又问到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

3、递进复句:

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

例句: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4、选择复句: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分句之间构成选择关系。

例句: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5、转折复句:

后一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同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来。分句之间构成转折关系。

例句:他小小年纪,胆量可不小啊。

6、假设复句:

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产生的结果。两个分句之间是一种假定的条件与结果的关系。

例句: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7、因果复句:

前面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分句说出结果,可分为说明因果和推论因果。说明因果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分句说明由这个原因产生的结果,因和果是客观事实。

例句: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

8、条件复句:

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这个条件一旦实现所要产生的结果,分为充分、必要、完全等三种类型。

例句:只有具备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识,才能昂首阔步于成功的大道之上。

9、解说复句:

一个分句说明一种情况,其他分句对这种情况进行解释、说明或总括。

例句: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坐着蒲团纺,可以坐着矮凳纺,也可以把纺车垫得高高地站着纺。

10、目的复句:

一个分句表示实现某种目的或避免某种结果,一个分句表示为此而采取的行为。

例句:这段时间校卫要好好检查校园设施,以免出现安全事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2

1、并列:学校既是传授知识的地方,也是创造知识、培育人才的地方。

2、递进:过去人类没有能征服沙漠,若干住人的地区反而为沙漠所并吞。

3、选择:我宁肯轰轰烈烈过几年,也不愿平平淡谈过一辈子。

4、转折:我虽然长得帅,但是从不沾花捻草。

5、因果:大家因为时常见到听到接触到,都觉得那些事物平淡无奇,不足介意。

6、假设: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7、条件:平凡的工作只要和远大的理想结合起来,便会产生极大的乐趣。

扩展资料:

并列复句与承接复句的区别

1、并列复句的分句是相互对称的,成平行的雁行式排列。其基本格式是A,B,C……,分句的排列比较自由,有时可以前后对调。如:

他一边看报,一边听音乐,一边吃饭。

小李今年十八岁,小王二十四岁,至于老陈嘛已是年过古稀了。

2、承接复句的分句排列次序是由分句所表示的时间和事理上的先后决定的,因此,分句的派顺序不能前后对调。其基本格式是A→B→C……成鱼贯式的排列。如:

见过了小李和小王,老陈便带着他们到田间去打谷子。

看过报纸,听了两段音乐,他心满意足地去吃饭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复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7-21

一、由单句直接组合而成的只有两个分句的句子叫一重复句,一重复句举例:

1、我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2、老师走进教室,来到讲台前,认真地讲起课来。

这样的复句靠分句间的语序来联系,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要根据上下文才能弄清楚。

二、借助虚词组合成的复句举例:

1、我们不仅要专心听讲,还要多动脑筋。

2、只要坚持锻炼身体,就能增强体质。

这种复句,分句之间的联系靠虚词,而主要的虚词是连词和副词,还有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统称关联词语。这类复句由于关联词语的作用,结构显得严密。

分句之间逻辑关联的较明确,我们应根据分句之间的语义和不同的逻辑关系,正确选用关联词语,不能任意组合。

扩展资料:

复句类型

并列复句:也、又、还、同时、另外、既……又……、不是……而是……、一方面……一方面……

递进复句:甚至、并且、而且、更、况且、何况、反而、不仅……而且……等。

选择复句:或者……或者……、是……还是……、宁可、要么……要么……、不是……就是……等。

转折复句:但、但是、反倒、却、可、可是、然而、只是、不过、虽然……但是……等。

因果复句:由于、因此、因而、所以、以致、因为、可见、既然、因为……所以……、既然……就等。

条件复句:就、便、只要、只有……才……、除非……才……、只要……就……、无论……都……等。

假设复句:那么、便、要不然、否则、如果……那么……、要是……就……、即使……也……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复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3-09-04
①并列复句: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主要关联词语是:
既……又……,还,也,同样,不是……而是……,是……不是……,同时,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有的……有的……。
如: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②承接复句: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
常用关联词语有:
就,便,才,又,于是,然后,接着,首先(起初)……然后……,从而。
如: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坡,回到草房。
③递进复句:
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
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况且。
如: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④选择复句: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分句之间就构成选择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
与其……不如……,宁可……也不……,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或许……或许……,可能……可能……,也许……也许……。
如: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⑤转折复句:
后一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同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来。分句之间构成转折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有:
虽然(虽、尽管)……但是(但、可是、却、而、还是)……,但是,但,然而,只是,不过,倒,竟然。
如:他小小年纪,胆量可不小啊。
⑥假设复句:
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产生的结果。两个分句之间是一种假定的条件与结果的关系。
常见的关联词语是:
如果(假如、倘若、若、要是、要、若要、假若、如若)……就(那么、那、便、那就)……,即使(就是、就算、纵然、哪怕、即便、纵使)……也(还、还是)……,再……也……。
如:如果老王不能前去,那就让我去吧。
⑦因果复句:
前面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分句说出结果,可分为说明因果和推论因果。
说明因果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分句说明由这个原因产生的结果,因和果是客观事实。
常用关联词有:
因为(因)……所以(便)……,由于……因而……,因此,故此,故而,之所以……是因为……。
推论因果一个分句提出一个依据或前提,后一分句由此推出结论,结论是主观判定的,不一定是事实。
常用关联词有:
既然(既是)……就(那就、便、又何必)……。
如: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
⑧条件复句:
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这个条件一旦实现所要产生的结果,分为充分、必要、完全等三种类型。
常见关联词语有: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不)……,无论(不管,不论)……都……。
如:衣服只要干净整齐,越朴素穿着越称心。
判断复句关系,关联词很重要,有一个顺口溜把难记的、易混的整理在一块,请牢记。
“不是”“而是”是并列,“不是”“就是”是选择, “尚且”“何况”是递进,“尽管”配“还”是转折。
“既然”配“就”是因果,“即使”配“也”是假设, “无论”“除非”和“不管”,“只有”“只要”讲条件。
⑨解说复句:
一个分句说明一种情况,其他分句对这种情况进行解释、说明或总括。一般不常用关联词语。
如: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坐着蒲团纺,可以坐着矮凳纺,也可以把纺车垫得高高地站着纺。
⑩目的复句:
一个分句表示实现某种目的或避免某种结果,一个分句表示为此而采取的行为。
常用关联词语有:为了,以便,以,用以,好,为的是,以免,免得,省得。
如: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
这段时间校卫要好好检查校园设施,以免出现安全事故。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1
1.并列:学校既是传授知识的地方,也是创造知识、培育人才的地方。
2.递进:过去人类没有能征服沙漠,若干住人的地区反而为沙漠所并吞。
3.选择:我宁肯轰轰烈烈过几年,也不愿平平淡谈过一辈子。
4.转折:我虽然长得帅,但是从不沾花捻草。
5.因果:大家因为时常见到听到接触到,都觉得那些事物平淡无奇,不足介意。
6.假设: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7.条件:平凡的工作只要和远大的理想结合起来,便会产生极大的乐趣。

希望有所帮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