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林业是什么?

如题所述

(forestry of Hubei Province)

(方建初,杨大三)

据中国1977~1981年森林资源清查统计,湖北省森林面积为377.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0.3%,活立木总蓄积量11782.67万立方米。天然林主要分布在鄂西南和鄂西北(包括神农架),其森林面积占全省森林总面积的54.2%,林木蓄积量占全省总蓄积量的67.8%;其次为鄂东南、鄂东北和鄂中丘陵地区,森林面积和林木蓄积量分别占38%和28.8%;鄂北岗地和平原较少,分别只占7.8%和3.4%。在森林类型上,自南向北为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两大类型。主要建群树种有马尾松、华山松、黄山松、杉木、柏木、巴山冷杉、栎类、山杨、楠木、毛竹等。水杉是中国特有的珍稀孑遗植物,主要原产地在利川县境内。森林动物有鸟类约160种,兽类106种,其中白冠长尾雉、红腹角雉、金丝猴、华南虎、金钱豹、云豹、斑羚、鬣羚、大灵猫等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湖北省历史上原是一个多林地区,直到唐宋时期,鄂西北的神农架、武当山、荆山,鄂西南的清江流域,鄂北的桐柏山南麓,大洪山,鄂南的幕阜山,鄂东的大别山以及鄂中的沮漳河流域遍地还是茂密的森林。后由于战争及开发利用等原因,森林不断遭到破坏,至1949年全省成林面积仅113.3万公顷,林木蓄积量只有5000多万立方米。

1949年后,湖北省在认真保护和利用好原有森林的同时,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资源。至1981年,成片造林保存面积为217.8万公顷,“四旁”植树保存达4.1亿株。长江和汉江两岸2700公里的宜林堤段和滩地营造了防浪林,植树3000万株。1966年在鄂西山地开始采用飞机播种造林,截至1980年飞播造林保存面积达16.5万公顷。70年代在一批重点县进行用材林、油料林的基地建设,截至1983年,用材林基地保存面积15.2万公顷、油料林基地保存面积13.4万公顷。在广大丘陵平原农区大力发展了速生丰产林和农田防护林。全省现有漆树面积2.1万公顷,常年产量40万公斤,鄂西所产毛坝漆质量优异,誉满国内外。油桐林现有面积为20.7万公顷,年产桐油1363.5万公斤。油茶林面积22.26万公顷,年产茶油1000万公斤。全省共建立7个自然保护区(点),面积9万余公顷,其中神农架自然保护区面积最大。全省到1981年共生产木材1460万立方米,毛竹1.37亿根。有纤维板厂(车间)13个,栲胶厂3个,软木砖车间1个,松香厂1个。

湖北省设有林业厅及厅属林业勘察设计院。全省共有国营林场135个,国营苗圃65个,地、市、州、县林业科学研究所77所,中等林业学校5所,林业技术学校1所。华中农业大学园林系设有林业专业。林业科学技术有新的发展,引种成功的水杉、池杉、意杨以及湿地松、火炬松,已在广大平原湖区和低山丘陵地区推广栽培。湿地松针叶束水培育苗成功,为扩大繁殖良种松苗,选育优良无性系创造了良好条件,获得国家发明三等奖。塑料大棚容器育苗和电子叶间隙喷雾育苗技术有新的突破,效益显著。油茶高产栽培技术开始进行大面积中间试验。漆树、油桐已在产区选出一批优良农家品种,正在推广造林。油橄榄在局部地区引种成功。软木的生产工艺有较大的革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