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名言“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意思是除了自己本该学习的这些书籍,也可以涉猎一些另外的书,不要只是钻研自己课内的那几本书,这样才能开拓眼界,真正达到看书的目的。

本句名言出自鲁迅先生在广州知用中学所做的一篇关于读书的演讲,鲁迅在演讲中提到读书的目的分为两种:一是职业的读书,一是嗜好的读书。鲁迅认为要想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必须是嗜好的读书,因为“那是出于自愿,全不勉强,离开了利害关系的”。

本句名言正是为了解释如何进行嗜好的读书而说,上下文如下:

“不过我的意思,并非说诸君应该都退了学,去看自己喜欢看的书去,这样的时候还没有到来;也许终于不会到,至多,将来可以设法使人们对于非做不可的事发生较多的兴味罢了。我是说,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

但请不要误解,我并非说,譬如在国文讲堂上,应该在抽屉里暗看《红楼梦》之类;乃是说,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

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

中国有一个大毛病,就是人们大概以为自己所学的一门是最好、最妙、最要紧的学问,而别的都无用,都不足道的,弄这些不足道东西的人,将来该当饿死。其实是,世界还没有如此简单,学问都各有用处,要定什么是头等还很难。”

扩展资料

一九二七年七月十六日,鲁迅应邀到广东知用中学演讲,谈了谈他个人关于读书的意见。

鲁迅说,读书似乎是很明白的事,拿书来读就是了,但并不那样简单。接下来他区分了两种情形的书:一是职业的书,一是嗜好的书。

“所谓职业的读书者,譬如学生因为升学,教员因为要讲功课,不翻翻书,就有些危险的就是。我想在座的诸君之中一定有些这样的经验,有的不喜欢算学,有的不喜欢博物,然而不得不学,都则,不能毕业,不能升学,和将来的生计便有妨碍了。

我自己也这样,因为做教员,有时即非看不喜欢看的书不可,要不这样,怕不久便会与饭碗有妨。我们习惯了,一说起读书,就觉得是高尚的事,其实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斌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

你爱做的事,偏不给你做,你不爱做的,倒非做不可。这是由于职业和嗜好不能合一而来的。”

嗜好的读书则不同,“那是出于自愿,全部勉强,离开了利害关系的。”嗜好的读书能够手不释卷,是因为读者在每一页每一页里,都得着深厚的趣味。

“不过我的意思,并非说诸君应该都退了学,去看自己喜欢的书去,这样的时候还没有到来;也许终于不会到,至多,将来可以设法使人们对于非做不可的事发生较多的兴味罢了。我现在是说,爱看书的青年,大可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

但请不要误解,我并非说,譬如在国文讲堂上,应该在抽屉里暗看《红楼梦》之类;乃是说,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理解。现在中国有一个大毛病,就是人们大概以为自己所学的一门是最好,最妙,最要紧的学问,而别的都无用,都不足道的,弄这些不足道的人,将来该当饿死。其实是,世界还没有如此简单,学问都各有用处,要定什么是头等还很难。”

鲁迅说,嗜好的读书,如游公园似的,随随便便去,因为随便,可以不吃力,因为不吃力,所以觉得有趣。如果一本拿到手,就满心想道,“我在读书了!”“我在用功了!”就容易疲劳,减掉兴味,甚至变成苦差事了。

常常有想要从事文学的青年问鲁迅,应该看什么书。在这次演讲里,鲁迅说,这实在是一个极难回答的问题。

“先前也曾有几位先生给青年开过一大篇书目。但从我看来,这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因为我觉得那是开书目的先生自己想要看或者未必想要看的书目。我以为倘要弄旧的呢,倒不如姑且靠着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去摸门径去。倘要新的,研究文学,则自己先看看各种的小本子······”

“倘要看看文艺作品呢,则先看几种名家的选本,从中觉得谁的作品自己最爱看,然后再看这一个作者的专集,然后再从文学史上看看他在史上的位置;倘要知道的更详细,就看一两本这人的传记,那边可以大略了解了。如果专是请教别人,则个人的嗜好不同,总是格不相入的。”

关于书目,鲁迅在别处曾经这样谈过:

“不过我也曾用过正经工夫,如什么‘国学’之类,请过先生指教,留心过学者所开的书目。结果都不满意。

有些书目开得太多,要十来年才能看完,我还疑心他自己就没有看;只开几部的较好,可是这须看这位开书目的先生了,如果他是一位胡涂虫,那么,开出来的几部一定也是极顶胡涂书,不看还好,一看就胡糊涂。”

演讲里鲁迅特别谈到读书不要盲从各种各样的意见,他讲了一个故事:

一个老头和一个小孩用驴驮着货物去卖,卖完回来,孩子骑在驴上,老头跟着走。路上的人见了,就责备孩子不懂事,怎么可以让老人步行呢?于是孩子和老头换了一下,又有人看见了,说这个老头竟然忍心让小孩子走路。

老头赶忙把小孩子抱上来,一起骑着驴走,看见的人说他们对驴很残酷。他们只好都下来,走了很久,又有人笑他们了,说他们很傻,空着现成的驴不骑。老头对孩子叹息说,我们只剩下一个办法了,就是两个人抬着驴走。

盲从别人的意见,不能自己思索,自己做主,结果会是很荒唐的。

“倘要看书,便成为书橱,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是已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鲁迅强调要做一个思索着和观察这,观察者能“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但如果没有联系过观察力,所得还是有限的。“所以要观察,还是先要经过思索和读书。”

“总之,我的意见是很简单的: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抉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和“实社会”接触,是鲁迅关于读书的一贯之论,在那篇应征而写的愤慨的短文《青年必读书》里,鲁迅突出的实质是读书和读书之间的区别:一种是“与实人生离开”,另一种是与“实人生”接触,“想做点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读书杂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1
呵呵,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这些名言都是白话,你可能觉得还不够通俗。
那我就来帮你“翻译翻译”吧!

1,大可以,就是完全可以的意思,
本分,就是本职,份内所学的意思,
鲁迅自己也解释了。
即,是就是的意思。
课内,你不要觉得很生疏,
就是跟课外相对而已,
将,把的意思。
抱住,也就是抓住不放的意思。
整个句子可以换句话说:
完全可以看看所学以外的书,
就是课外的书,不要只抓着课内的书不放。

2,如,就是像的意思,
采过,也就是采过花粉的意思,
倘若,是如果的意思,
叮在一处,形容蜜蜂停在一朵花上面,
象征人只学习某部分知识。
所得,就是得到的意思,
枯燥了,就是很单调的意思,
整个句子可以换句话说:
必须像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的花粉,
才能够酿出蜜来,如果停在一块,
得到的东西就会很有限了,非常单调。

3,接触,也就是要学会生活,
不要只待在书本里,学校里,
活起来,是让书里面的知识能够活学活用,
而不是让书本活蹦乱跳起来。
整个句子可以换句话说:
必须到社会现实中生活,使所读的知识活用起来。
这句话也就是理论结合实际的意思。

4,世间,就是世界上的意思,
部,也就是本,形容书很厚。
活书,是指社会就像一本书,
而社会又是运动着的,活动着的,
就像一本活的书。
整个句子可以换句话说:
用自己的眼睛去读社会这一本活的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