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

如题所述

  高二是高中数学教学内容最多且难度相对较高的阶段,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一起来看看吧。
  :平面向量
  1.基本概念:

  向量的定义、向量的模、零向量、单位向量、相反向量、共线向量、相等向量。

  2. 加法与减法的代数运算:

  1若a=x1,y1 ,b=x2,y2 则a b=x1+x2,y1+y2 .

  向量加法与减法的几何表示: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

  向量加法有如下规律: + = + 交换律; + +c= + +c 结合律;

  3.实数与向量的积:实数 与向量 的积是一个向量。

  1| |=| |·| |;

  2 当 a>0时, 与a的方向相同;当a<0时, 与a的方向相反;当 a=0时,a=0.

  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

  1 向量b与非零向量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有且仅有一个实数 ,使得b= .

  2 若 = ,b= 则 ‖b .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若e1、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 ,有且只有一对实数 , ,使得 = e1+ e2.

  4.P分有向线段 所成的比:

  设P1、P2是直线 上两个点,点P是 上不同于P1、P2的任意一点,则存在一个实数 使 = , 叫做点P分有向线段 所成的比。

  当点P线上段 上时, >0;当点P线上段 或 的延长线上时, <0;

  分点座标公式:若 = ; 的座标分别为 , , ;则 ≠-1, 中点座标公式: .

  5. 向量的数量积:

  1.向量的夹角: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 与b,作 = , =b,则∠AOB= 叫做向量 与b的夹角。

  2.两个向量的数量积: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 与b,它们的夹角为 ,则 ·b=| |·|b|cos .

  其中|b|cos 称为向量b在 方向上的投影.

  3.向量的数量积的性质:

  若 = ,b= 则e· = ·e=| |cos e为单位向量;

  ⊥b ·b=0 ,b为非零向量;| |= ;

  cos = = .

  4 .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律:

  ·b=b· ; ·b= ·b= · b; +b·c= ·c+b·c.

  6.主要思想与方法:

  本章主要树立数形转化和结合的观点,以数代形,以形观数,用代数的运算处理几何问题,特别是处理向量的相关位置关系,正确运用共线向量和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计算向量的模、两点的距离、向量的夹角,判断两向量是否垂直等。由于向量是一新的工具,它往往会与三角函式、数列、不等式、解几等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查,是知识的交汇点。
  :不等式的证明
  1.不等式证明的依据

  2不等式的性质略

  3重要不等式:①|a|≥0;a2≥0;a-b2≥0a、b∈R

  ②a2+b2≥2aba、b∈R,当且仅当a=b时取“=”号

  2.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1比较法:要证明a>ba 0a-b<0,这种证明不等式的方法叫做比较法.

  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步骤是:作差——变形——判断符号.

  2综合法:从已知条件出发,依据不等式的性质和已证明过的不等式,推汇出所要证明的不等式成立,这种证明不等式的方法叫做综合法.

  3分析法:从欲证的不等式出发,逐步分析使这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直到所需条件已判断为正确时,从而断定原不等式成立,这种证明不等式的方法叫做分析法.

  证明不等式除以上三种基本方法外,还有反证法、数学归纳法等.
  :解不等式
  1.解不等式问题的分类

  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2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3可以化为一元一次或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不等式.

  ①解一元高次不等式;

  ②解分式不等式;

  ③解无理不等式;

  ④解指数不等式;

  ⑤解对数不等式;

  ⑥解带绝对值的不等式;

  ⑦解不等式组.

  2.解不等式时应特别注意下列几点:

  1正确应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正确应用幂函式、指数函式和对数函式的增、减性.

  3注意代数式中未知数的取值范围.

  3.不等式的同解性

  5|fx|0

  6|fx|>gx①与fx>gx或fx<-gx其中gx≥0同解;②与gx<0同解.

  9当a>1时,afx>agx与fx>gx同解,当0agx与fx< p="">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15
高二数学重难点有基本的初等函数、导数、函数思想。1、基本的初等函数常见的基本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再将其分得细一点,就是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超越函数。2、导数很多人都说导数难,确实导数他跟一个高等数学是衔接在一起的的,是一个过渡期。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超越函数,就是将基本的初等函数结合在一起的问题求解。3、函数思想函数思想,是解决“数学型”问题中的一种思维策略。自人们运用函数以来,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摸索 ,科学界普遍有了一种意识,那就是《函数思想》,在运用这种思维策略去解决问题时,科学家们发现它们都有着共同的属性,那就是定量和变量之间的联系。
第2个回答  2023-05-03
高二数学知识点及公式有如下:1、锐角三角函数公式:sinα=∠α的对边/斜边。2、三倍角公式:sin3α=4sinα·sin(π/3+α)sin(π/3-α)。3、辅助角公式:Asinα+Bcosα=(A^2+B^2)^(1/2)sin(α+t)。4、降幂公式:sin^2(α)=(1-cos(2α))/2=versin(2α)/2。5、推导公式:tanα+cotα=2/sin2α。
第3个回答  2013-09-06
用正弦定理,SinB/SinA=b/a,可以得到A=30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