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贤孝的艺术特色

如题所述

一踏上凉州的土地,只要是人群聚集之地,无论农舍街巷还是茶坊酒肆,几乎都可以看到这样一幅乡土味十足的民族风情画卷:一位双目失明的盲艺人,怀抱三弦,席地而坐,自弹自唱;他的周围,或站、或坐、或蹲,围满了听众。盲人那动情的演唱,时而低沉,时而欢乐,时而悲愤。
这便是凉州贤孝。作为一种植根于凉州民间的汉族说唱艺术,真可谓“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它以一种极为直白、朴素的形式,作为一种通俗的审美对象而存在,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与艺术感染力。
凉州贤孝的演唱形式很简单,如果另有一、二人吹笛子、拉二胡或敲碟子、木鱼等伴奏击节,或有数人合唱最末一句以加强气氛,谓之“接后音”。
凉州贤孝的内容,主要以述颂古今英雄贤士、烈妇淑女、孝子贤孙、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故事为主,寓隐恶扬善、喻时劝世、因果报应、为贤行孝等宗旨于其中,故名为“贤孝”。
凉州贤孝的唱词以凉州方言为主,幽默风趣,通俗生动,富有生活气息,又蕴含着一定的人生哲理。凉州贤孝只有以凉州方言演唱,才韵味十足,感人至深,如果换了别处方言,其艺术力量则大打折扣。因此,它是凉州本土所独有的、不可替代的一种民间文艺形式。在演唱中间,艺人们为了活跃气氛或调动听众情感,有时还边与听众交流,边进行即兴创作,多合辙押韵,妙语连珠,引人入胜。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作为一种植根于武威的汉族说唱艺术,凉州贤孝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与艺术感召力。一踏上凉州的土地,不论是乡里城里,农舍庭院,还是街头巷尾,茶坊酒肆,只要是人群聚集之所,几乎随处都可以看到这样一幅乡土味十足的民俗风情画:一位双目失明的盲艺人,怀抱三弦,席地而坐,自弹自唱。周围或站,或蹲,或坐,围满了听众。盲人那动情的演唱,时而低沉,时而欢乐,时而悲愤;人们的心被他深深地牵动着,或怒,或喜,或悲,或愁,或感叹唏嘘,或自言自语。人们在这种乡土艺术的浓郁氛围里,咀嚼着人生的酸甜苦辣凉州贤孝以这样朴素的形式,作为一种通俗的审美对象而存在,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作为一种古老的汉族说唱艺术,内容多是一些历史传说和民间故事,述颂古今雄贤士、淑女烈妇、孝子贤孙、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故事为主,寓隐恶扬善,喻时劝世,因果报应,为贤行孝等宗旨于其中,故名贤孝.贤孝的唱词语言以凉州方言为主,通俗幽默,风趣生动,富有生活气息又蕴含着一定的人生哲理.贤孝的音乐保留着许多古老的唱腔曲牌,吸收了凉州杂调和地方民歌的丰富营养,充满着浓郁鲜明的地方特色. “凉州贤孝”主要以口头的方式进行创作和传承,而不是依靠文字的记载和传播。这种口头创作与传播又总是与创作和传播的群体密不可分,传承这些内容的人民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一群艺人们,他们的语言通常都是生活中最通俗的语言,其中还可夹杂地方理语。这种创作的原形虽然也可能是小说或者传说等由文人创作的作品,被艺人们讲述出来的故事已经有了明显的民间特征和口语风格,并且经过代代传承,起初是一个人创作却经过无数人的传承加工,内容也向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向发展。
在《二十四孝—为母埋儿》的故事中,原记载:“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盒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
得取民不得夺。’”可以看到原著中几句话就交代清楚了,可是随着民间的加工流传,故事不但增加许多细节,还增加了邻居不服上报官府,赃官不分是非屈打成招,后来被天帝责怪,而郭巨的儿子也高中状元的曲折发展。从这些变化中不难看出,民间的艺术总是紧随着人们的生活发展,它们不仅仅反映现实,更体现人民对生活的愿望,价值观念等等。表达这些内容的语言即唱词,也充满了民间特色。比如《三子分财》选段《一个个抓成了人》中的唱词:“太阳(的)上来了照东坡,照了(的那个)东坡就照西坡(呀),东坡地里的太阳多,西坡地里的阴凉多,西坡地里的老人多……”。这些语言的运用通俗诙谐,听上去就像平常农田地里、屋里院外的随意谈话。这种口语化的表达无疑拉近了演唱者与听众的距离,也增加了说唱本身的通俗性。 凉州贤孝的音乐保留着许多古老的唱腔曲牌,吸收了“凉州杂调”和西北民歌的丰富营养,充满着浓郁鲜明的地方色彩。曲调流畅动听,富于变化,并能即兴发挥,生动形象、活脱逼真地表现各种故事人物。说白诵唱自由多变,一般是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而灵活设置,不拘一格。间奏过门长短随意,也是按当前听众的多寡、兴味的高低而安排。
凉州贤孝的唱本十分丰富,多以古典、传统的内容为主。在演唱中,根据听众构成和季节特点,分“段子”和“大戏”两种。“段子”的内容较少,多为一事一唱,在小故事中加入大量的教说、劝诫内容,直抒胸臆,简洁明快。如《劝妹子》、《小姑贤》、《目连生孝母》等,夹叙夹议,曲调也始终不变,一般是四句一段。“大戏”则适合农闲季节演唱,内容多为野史演义,可唱数十小时至上百小时。“大戏”一般有“家书”和“国书”两大类。前者以反映人情世故、悲欢离合的生活故事为主,如《白鹦鸽盗桃》、《丁郎刻母》、《汗巾记》等;后者以帝王将相、国事兴亡为主要内容,如《薛仁贵征东》、《五女兴唐传》等;也有的反映近现代的政治事件,如《鞭杆记》、《打西北》、《解放武威》等。对于这些内容,听众们其实早已熟稔,大凡都能哼上三两句,但因凉州贤孝的独特唱法,仍能将他们深深吸引。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一些群众文艺工作者专为盲艺人创作的新唱本,如《王婆养鸡》、《盲艺人重见光明》等,也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
凉州贤孝是一种极富地方特色和民族传统的民间演唱,直白自然,原汁原味,无矫揉造作之感。由于其创作方式和流传方式的局限,个别唱本中亦有一些迷信的、甚至淫秽的东西。经过文化工作者的挖掘、整理、扬弃,艺术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弘扬民族文化、宣传历史文化名城凉州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凉州贤孝”是现存于甘肃的武威(古凉州)、古浪、民勤、金昌、景泰等地区,主要流传在武威市的一种说唱曲艺,因内容多为演唱劝人向善,导其孝顺老人、父母和歌颂忠义贤德之士的故事,故而得名。唱本基本分为“国书”和“家书”两种。“国书”演唱各个朝代的忠勇义士,例如《伍子骨过江》、《薛仁贵东征》、《杨家将》等等。“国书”的篇幅巨大,内容很长,演唱形式分章分回,有时大的本子要唱几天才能够完成。“家书”的内容以演唱“二十四孝”为主。“二十四孝”是元代郭居业编的一本宣扬孝道的书,书中辑录了从舜到黄庭坚等二十四个孝子的故事,如《白鹦哥盗桃》、《王祥卧冰》等。由于贤孝的演唱自由多变,所以凡是可以讲出的故事都可以被艺人们编成贤孝来演唱,比如《包公案》中的七十二记,还有《西厢记》中的选段等等。解放以后艺人们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编写了许多歌唱新社会的贤孝有《雷锋》、《解放
西北》等曲目。演唱“凉州贤孝”的艺人多为盲人,他们没有其他的生活来源,只有依靠“卖艺”来乞讨衣食,他们或结伴而行或由一位明眼人领路,走街串巷演唱谋生。只要停在一处便演唱数日,在过去没有电视、收音机等先进娱乐设施的时候他们的演唱总能吸引许多听众。两人或多人相伴的时候一人唱他人和轮流表演,没有时间唱整本大段的故事,就唱些小的说理规劝也伴随着说笑逗乐。据艺人们说,这种演唱大约从清朝便开始代代相传直到今天,因为清朝的落第秀才沈其玉被艺人们尊为艺坛宗师。 (1)口语性:凉州贤孝一般由盲人演唱,所演唱的内容全靠艺人们口耳相传,主要以口头的方式进行创作和传承,而不是依靠文字的记载和传播,没有经过书面记录和文人加工,所以,在贤孝唱词中,几乎使用的都是没有任何加工的口语化的语言,大量使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俏皮生动而又真实的凉州方言土语、俚俗语和粗鄙词语,较少使用典雅的书面语体的词,使贤孝唱词的语言具有鲜明的口语性的特点。
(2)灵活性:凉州贤孝唱词语言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唱词句式的长短、变异上。唱词在语句字数的使用上,句式长短不一,以七字句居多,也经常使用四字句、五字句、八字句、十字句,就连其他韵文中极少使用的六字句、九字句也是时常出现,有时也使用超过十字的多字句。甚至不同字数的句子,在同一唱段中混合使用,说的部分更由演唱者自由发挥,可长可短,灵活多变。 凉州贤孝唱本十分丰官,以传统段子占大多数。一般分为“国书”和“家书”两大类。以帝王将相、国事兴亡为主要内容的唱本为:“国书”,像《五女兴唐传》、《关云长单刀赴会》、《包公案》以及反映近代政治事件的《鞭杆记》、《打东北》、《打西北》等。“家书”主要以反映人情世俗、悲欢离合的生活故事为主,如《梁山伯与祝英台》、 《白鹤鸽盗桃》;《汗巾记》等。新创作的有影响的本子主要有《解放大西北》、《盲艺人重见光明》、《王婆养鸡》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