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服标准有哪些

如题所述

摘要:医用防护服是指医务人员及进入特定医药卫生区域的人群所使用的防护性服装,包括进入特殊区域穿戴的化学防护服、核及射线防护服等,其作用是隔离病菌、有害超细粉尘、酸碱性溶液、电磁辐射等,保证人员的安全和保持环境清洁,因此医用防护服在表面抗湿性、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过滤效率等性能方面标准十分严格。下面一起来学习如何穿戴和脱除医用防护服吧!医用防护服标准有哪些
1、表面抗湿性:防护服外侧沾水等级应不低于GB/T4745-1997中3级的要求。
2、断裂强力:防护服样材的断裂强力应不小于45N。
3、断裂伸长率:防护服样材的断裂伸长率不小于30%。
4、过滤效率:防护服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不小于70%
5、阻燃性能:具有阻燃性能的防护服应符合GB17591-1998中B2级的要求。
6、抗静电性:防护服的带电量应不大于0.6uC。
7、皮肤刺激性:防护服材料应无皮肤刺激反应。
8、微生物指标:防护服应符合GB15979-2002中微生物指标的要求,包装上标志有“灭菌”或“无菌”字样或图示的防护服应无菌。
医用防护服穿戴顺序
1、戴上内层乳胶手套。
2、戴一次性手术帽。整理头发,尽量将所有头发罩在帽内。
3、戴N95口罩,口罩的佩戴要经过以下三个步骤:
①佩戴。检查系带弹性,然后一手托住口罩,使鼻夹位于指尖,让系带松垂在手下。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向上紧贴面部,用另一只手将下方系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双耳下,再将上方系带拉至头顶中部。
②塑造鼻夹。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双手向内按压鼻夹,并分别向两侧移动和按压,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必须使用双手)。
③密合性检查。双手完全盖住防护口罩,快速呼气。如空气从口罩边缘溢出,即佩戴不当,须再次调整口罩位置、头带及鼻夹。
4、穿防护服。将拉链拉至合适位置,左右手左右袖口的同时,抓住防护服腰部拉链的开口处,先穿下肢,再穿上肢,然后将拉链拉至胸部,套上连体帽,最后将拉链拉至顶端并粘好领口贴。
5、戴防护眼镜。检查头带弹性,戴上后调整至感觉舒适,头带压在连体帽之外,并使眼镜下缘与口罩尽量结合紧密。
6、穿上内层短鞋套。穿好外层长鞋套或胶鞋,注意将防护服裤口塞入外层鞋套内或胶鞋内。
7、戴外层乳胶手套,将防护服袖口扎入手套内。
8、认真检查全套防护装备,与队友相互检查,确定没有遗漏和破损。
医用防护服脱除顺序
1、摘防护眼镜。捏住防护眼镜一侧的外边缘,轻轻摘下,放入消毒桶。
2、脱外层鞋套或胶鞋。解开外层鞋套系带,依次脱下左右脚外层鞋套或胶鞋,里面朝外放入黄色污物桶中。
3、脱防护服及外层乳胶手套,脱防护服的方法如下:
①揭开密封胶条,将防护服拉链拉到底,双手向上提拉连体帽,使帽子脱离头部。
②双手抓住防护服两侧肩部,将防护服褪至肩部以下。
③先用左手捏住右手手套污染面(外面)的边缘将手套(里面朝外)脱下,并握在手中。然后右手进入左手手套内面,将手套脱下(里面朝外)。两手从袖子中脱出。
④双手抓住防护服的内面,由里向外、从上到下边脱边卷,直至全部脱下,将防护服及包裹其中的外层手套卷好放入黄色污物桶中。
4、摘口罩。从后向前,先取下双耳下面的系带,再取下头顶上面的系带(手不能接触口罩前面)。用手仅捏住口罩的系带将口罩放入黄色污物桶中。
5、摘帽子。将手指反掏进帽子,将帽子轻轻摘下,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
6、脱内层鞋套。依次脱下双脚内层鞋套,里面朝外,放入黄色污物桶中。
7、脱内层手套。先用左手捏住右手手套污染面(外面)的边缘将手套(里面朝外)脱下,并握在手中。然后右手进入左手手套内面,将手套脱下(里面朝外)。两手从袖子中脱出。
8、消毒双手。
特殊的医用防护服种类
1、化学防护服
化学防护服是在处理有危险性的医用化学物品时,为保护自身免遭化学危险品或腐蚀性物质的侵害而穿着的防护服装。化学防护服除了要求服装材料抗化学腐蚀外,对密封性和服装的缝型结构都有更严格的要求。
2、电磁辐射防护服
电磁辐射防护服是通过在织物材料中植入极细的导电纤维,使得防护服不产生静电、能够屏蔽掉100kHz~300GHz范围内电磁波的防护服装。主要用于医院内电子医疗设备系统的操作人群。
3、核及射线防护服
用于核放射环境(小剂量、大范围的电离辐射,主要以α、β射线为主),防止放射性气溶胶和粉尘对人体的侵害。它具有防护放射性气溶胶,防护150种以上有毒和腐蚀气体、液体和固体,防护潜在的放射性微粒和液体侵入身体,100%阻挡0.2μm以上的干燥微粒等功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