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天有24小时

如题所述

1. 一天被划分为24小时,这一制度是如何形成的?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古代的计时方式。
2. 在古代,大多数文明都将一天划分为12个小时,这一传统在中国尤为显著。中国古代天文和历法以12为基数,源于木星12年的公转周期。木星轨道被划分为12个部分,用以纪年。
3. 古埃及人也采用12进位制,这一制度的普及性在当时被世界各地广泛接受,并自然地应用于时间计算。
4. 尽管10进位制也在全球范围内使用,但它为何没有被用于时间计时,而12进位制却得以普及呢?这与天文历法中的12有关数据有关,例如,木星每公转一周地球公转12周,地球每公转一周月球公转12周。
5. 实际应用中,一天分为白天和黑夜,早晨和傍晚的时间点不明确,因此需要在计时中设置两个时间点,即“卯”时和“酉”时。
6. 有了白天和黑夜之分,便有了“子”时和“午”时,这样一天就被明确地分为四段,便于计时。10进位制无法实现这一点,而12进位制却恰到好处。
7. 随着文明的发展和计时工具——时钟的出现,人们开始寻求更精细的时间计算方法。24小时制并非凭空想象,而是基于人类对地球的深刻认识。
8. 地球被按经度划分为24份,这一划分方法得益于英国和法国,他们的本土大约占据15度的经度跨度。英国将世界0时线划在自己的地盘上,以15度为一个时区,刚好自己的本土就全部采用一个时区。
9. 24个时区与以前的12小时计时制是整倍数,因此这种计时法很容易与以前的计时法衔接,在使用中容易执行。
10. 英国的统治痕迹不仅在时间计时上有所体现,在其他方面也有所影响。例如,现在世界通用的火车轨道间距就是以前英国马车车轨间距的延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