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闺阁女子在大家族的地位是如何排序的,有哪些规则?

如题所述

古时闺阁女子在大家族的地位跟男丁一样都是按照嫡长制排序。家族讲究嫡系,家长都是出自嫡系大房。大家族一般人口众多。家主都是一夫多妻制。但正妻只能有一个,保证嫡系血统的纯正。但在不同的朝代还是有点差别的。春秋时候的公侯只能娶9个妻妾,到了汉朝,就对官员的妾氏数量有严格的限制。在汉朝除了为朝廷立下当地功的官员可以娶8个妾氏外,其他人只能娶不超过6个妾氏。在清朝,一嫡妻之下可以有两个以上的妾氏。如旗人家庭,则嫡妻为嫡福晋、下面则有两个侧福晋、再有两个庶福晋、再来才是排不上位置的姑娘、姨娘等等。

以清朝人旗人家庭,嫡福晋所出的女儿,如果父亲官职比较高,可以申请朝廷“格格”的封号,或者以“*主“命名的各级格格,如“县主”、“郡主”等等。有正式封号的大家闺秀可以享受朝廷的定期“封赏”----类似津贴。婚嫁时也能得到内务府的额外封赏。这些各级格格出行也有相应的仪式、规矩----坐的车、轿及随行的车夫及丫环数量也有严格的规定。有封号的人那怕年纪少,没有封号的、年长的人也要给有封号的人行大礼。在家族的继承地位也是先嫡后庶,有着严格的规定。

原则上,从家庭、社会地位计算,嫡妻所生的小孩按照长幼排序;再来才是侧福晋、庶福晋所生育的儿女。姑娘、姨娘等生育的小孩要放在嫡妻或者侧福晋、庶福晋等有排位的人名下抚养----雍正帝就是因为生母身份低,寄名在康熙的贵妃、后封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名下抚养长大。清朝的“母凭子贵”的制度是最严重的,反过来母亲的家庭地位也影响了子女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这些根深蒂固的影响是一出生就开始了,当然也有人在后期借着寄养的方法改变地位,像上面说到的雍正和他的儿子乾隆帝弘历一样。

一般来说,嫡妻的女儿可以得到更多的照顾,在社交关系上,也是有着严格的等级观念----嫡子女跟旗鼓相当的人交往,婚配;如果跟庶出的人交往,婚配,会被认为失去体统和家族面子,属于不能接受的严重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