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精选资料 刘伯温简介

如题所述

刘伯温(1311年-1375年),字文清,号少寿子,晚年又号东帝,江苏润州人(今扬州市)。明初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化名人。刘伯温出身贫寒,自幼立志学习,先后经历了战国策、芮城怀古、一世班什等多次考试,成功考取进士。后来他被封为授职戴元帅事,成为当时江南地区的军事要员。刘伯温在明初时期的政治发展十分辉煌。他曾劝说初为天子的朱棣(后称明成祖)修筑海防,为明夺取权力立下了大功。在明成祖登基后,刘伯温被任命为都督总管,他积极主张建立强大的海军,提出“以水为师”的战略思想,并成功指挥明朝抵御倭寇的进攻。刘伯温还曾经担任过明成祖的谋士和文官,多次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他对内治国有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推行了军户制、钱粮制、义民制等制度,并积极倡导农业生产和海外贸易的发展。他主张“百姓乐业”,提倡每户种树,使得当时的农田得到了有效的改造和利用。刘伯温晚年时曾封疆山人,居于扬州蔡家冲,留下了众多雅集作品和著名的《刘伯温文集》。他的文化造诣深厚,是当时文化名人中的佼佼者。刘伯温被后人尊为“神童智士”、“南北英雄”。他的思想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被誉为“刘宋之后一统江山之宰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09
1、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浙江青田(今浙江文成)人。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

2、元至顺年间,刘基举进士。至正十九年(1359年),受朱元璋礼聘而至。他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倍受宠信。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吴元年(1367年)为太史令,进《戊申大统历》。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朱元璋即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曾谏止建都于凤阳。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次年赐归。刘基居乡隐形韬迹,只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因左丞相胡惟庸诬陷而被夺禄。入京谢罪时,不久即逝世。明武宗时赠太师,谥号“文成”。

3、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著作均收入《诚意伯文集》。

4、刘基辅佐朱元璋平天下,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他为“吾之子房”。在中国民间,也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第2个回答  2023-05-06
刘伯温(1311年-1375年),字子厚,号稚川,河南商丘人。明朝初期著名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历史学造诣被誉为“九州史仙”。刘伯温出生于南宋末年,经历了元朝和明朝初年的政治动荡。他精通文史,学识渊博,曾在元朝担任过官僚职务。明初他辞官归乡,专心从事文学和历史学研究,并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他的代表作品有《玉堂丛话》、《东坡乘事》和《东坡读书识字》等。在历史学领域,刘伯温注重实证研究和批判精神,其著作《鉴史条辨》、《太史公论》等在批判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他在文学上提倡“细节描写”的写作风格,主张“言之有物,不为巨繁”。他的言论和思想不仅影响了后来的文学家,也影响了历史学研究。刘伯温在文学和历史学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为明代文化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重视经验实证、注重思辨批判,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见解和思想,对后世的文学和历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3个回答  2023-07-08
刘伯温即刘基,汉族,字伯温,浙江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被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