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怎样以身作则教育孩子

如题所述

家长以身作则是教育孩子的非常重要的方式之一。以下是几点可以帮助家长以身作则教育孩子的建议:

1. 建立良好的行为榜样:作为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和言辞。孩子会模仿和学习家长的行为方式,所以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和言行是否积极正面,值得孩子学习。如果你希望孩子有礼貌、诚信和友善,那么你自己也要做到这些。

2. 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养成孩子良好的习惯。例如,每天早上起床后,家长可以首先整理自己的床铺,这样孩子就会认为床铺的整洁是重要的,从而也会养成整理床铺的习惯。

3. 坚持自律:家长要有自律的能力,才能教导孩子。无论是生活习惯、时间管理还是健康饮食,家长都应该以身作则,展示给孩子一个正面的榜样。

4. 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教育孩子如何应对挑战和困难是家长的责任。家长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言语来展示积极乐观的态度,并教导孩子如何面对困难、从失败中学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5. 倾听和尊重:对孩子的感受和想法要倾听和尊重,以显示出对他们的重视和关心。这样能够鼓励他们更加自信和有责任心,同时也会教给他们如何与他人沟通和尊重他人。

总之,家长以身作则的教育方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导孩子。通过持续的行为示范和耐心的引导,家长可以培养出独立、负责任、有品德的孩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06
不要采取过激的方法
  有的家长认为,“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骂不容易成才”。所以每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不是心平气和地讲道理,而是不分青红皂白先骂一通、打一顿再说。这样粗暴的对待孩子,不仅没有办法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很有可能会在心里留下阴影,性格容易变得偏激。
  要以身作则
  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空洞说教远不及实际行动的影响力大。不是有这么一则公益广告吗,母亲给外婆洗脚,小儿子看在眼里,便有模有样学着要给母亲洗脚。
  同样的,“上梁不正下梁歪”,做家长的如果品行不端,那么教育出来的孩子很难说不是一个失败的复制品。可见大人的言传身教真的很重要。
  重视情绪的作用
  不同性质的情绪对人的心理有不同的作用。积极的情绪使人生活愉快,充满信心,心情舒畅;消极的情绪使人生活压抑,缺乏信心,心情沮丧。同样,不同性质的情绪对家长的心理和行为也有不同的影响。
  积极的情绪能激发家长以充满爱的方式,主动了解孩子,关切孩子的成长,并以民主、科学的方式教育和培养孩子,从而使亲子关系密切协调,家庭气氛和睦温馨。家长要重视自身的情绪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努力培养和保持积极的情绪,克服和消除消极的情绪。
  大人的意见要统一
  有的时候家长之间相互要通气,对于同一件事的看法要争取一致,态度也要统一,切忌你说东我说西,你扮白脸我扮红脸,更不能当着孩子面就相互数落。否则的话孩子往往会莫衷一是,不知道究竟该听谁的。时间一长,大人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和威信也会荡然无存,再想要管教孩子就比较困难了。
  不要扼杀孩子的兴趣
  学业固然重要,但是兴趣是激发孩子创造力的源泉。现在的社会需要的不是读书机器,而是全面发展的多面手。所以,如果孩子表现出某方面的爱好,千万不要干涉,而是应该鼓励他,说不定还能成为孩子的一项技能。
  唠叨不如让孩子来回答
  对一件事情,有时家长会对孩子嘱咐好几遍,特别是做妈妈的,唯恐孩子不明白,不按自己的意思去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唠叨。对大部分孩子来说,他们所不愿听的、反感的,正是父母的唠叨。他们越不愿听,做父母的就越不放心,反而加倍地唠叨起来,这就成了恶性循环。
  当父母的常常感到伤心与忧虑:“唠叨还不是为了孩子们好?”“不给他们讲,怎么能懂事啊!”好像只有无休止地向孩子们陈述一个又一个道理,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方法。
  唠叨的时候,不妨试用一个新办法:把唠叨变成提问题。当你发现一个什么问题,把自己要说的内容,变成提一个问题,让孩子说说,也许孩子要比家长说得又好又生动。提问题时,不要摆家长架子,态度要诚恳、热情,要认真地倾听孩子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