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天需要喝多少毫升的水才行?早上起来后需要喝多少毫升?

如题所述

一般而言,人每天喝水的量至少要与体内的水分消耗量相平衡。人体一天所排出的尿量约有1500毫升,再加上从粪便、呼吸过程中或是从皮肤所蒸发的水,总共消耗水分大约是2500毫升左右,而人体每天能从食物中和体内新陈代谢中补充的水分只有1000毫升左右,因此正常人每天至少需要喝1500毫升水,大约8杯左右。

喝水最佳时间
1早上起床后先喝杯水,让身体开始新的工作,
2 到办公室后先别急着喝咖啡,给自己喝一杯温开水,
3 上午10点左右喝一杯水,补充工作流汗和排尿失水,
4 午餐后半小时喝一杯水,加强身体的消化能力,
5 下午4点左右喝一次水,促进肠道蠕动,
6 下班离开办公室前喝一杯水增加饱足感,
7 20点左右喝水能冲淡血液,利于血液循环,
8 活动后,不论活动量大小都应该喝水,
9 喝水不会发胖,当你节食减肥时,要保证体内水分充足,
10 发烧的时候体温上升使水分流失,多喝温水使身体散热

正确饮水的原则

很多人往往在口渴时才想起喝水,而且往往是大口吞咽,这种做法也是不对的。喝水太快太急会无形中把很多空气一起吞咽下去,容易引起打嗝或是腹胀,因此最好先将水含在口中,再缓缓喝下,尤其是肠胃虚弱的人,喝水更应该一口一口慢慢喝。
喝水切忌渴了再喝,应在两顿饭期间适量饮水,最好隔一个小时喝一杯。人们还可以根据自己尿液的颜色来判断是否需要喝水,一般来说,人的尿液为淡黄色,如果颜色太浅,则可能是水喝得过多,如果颜色偏深,则表示需要多补充一些水了。
睡前少喝、睡后多喝也是正确饮水的原则,因为睡前喝太多的水,会造成眼皮浮肿,半夜也会老跑厕所,使睡眠质量不高。而经过一个晚上的睡眠,人体流失的水分约有450毫升,早上起来需要及时补充,因此早上起床后空腹喝杯水有益血液循环,也能促进大脑清醒,使这一天的思维清晰敏捷。
要多喝开水,不要喝生水。煮开并沸腾3分钟的开水,可以使水中的氯气及一些有害物质被蒸发掉,同时又能保持水中对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喝生水的害处很多,因为自来水中的氯可以和没烧开水中的残留的有机物质相互作用,导致膀胱癌、直肠癌的机会增加。
要喝新鲜开水,不要喝放置时间过长的水。新鲜开水,不但无菌,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十几种矿物质。但如果时间过长或者饮用自动热水器中隔夜重煮的水,不仅没有了各种矿物质,而且还有可能含有某些有害物质,如亚硝酸盐等。由此引起的亚硝酸盐中毒并不鲜见。

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

白开水不含卡路里,不用消化就能为人体直接吸收利用,一般建议喝30摄氏度以下的温开水最好,这样不会过于刺激肠胃道的蠕动,不易造成血管收缩。

喝水不当会“中毒”

“水中毒”是指长期喝水过量或短时间内体必须借着尿液和汗液将多余的水分排出,但随着水分的排出,人体内以钠为主的电解质会受到稀释,血液中的盐分会越来越少,吸水能力随之降低,一些水分就会很快被吸收到组织细胞内,使细胞水肿。开始会出现头昏眼花、虚弱无力、心跳加快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痉挛、意识障碍和昏迷。因此有些女孩子想靠超大量喝水来减肥的方法是很危险的。

补充水分因人而异

除了口渴,健康的人以尿液颜色来注意何时应该多补充水分:尿液颜色正常应该是淡黄色,如果颜色太深就必须多补充水分;若颜色很浅就可能是喝水太多了。
多喝水可以刺激肠的蠕动并软化大便,因此,便秘的人应特别注意汲取足够水分。
感冒发烧时多喝水,能促使身体散热,帮助病人恢复健康。
运动量大的人也需要增加水量。
有膀胱炎病人常常会因排尿不畅控制饮水,其实这是不明智的做法。此类病人要比平常喝更多水,使尿量增多,增加冲洗流通的作用。
水有利尿功能,可以使输尿管、膀胱流畅,防止结石发生和细菌感染。
水喝太多会增加心脏及肾脏的负担,患有心脏病、肾脏及肝脏有问题的人都不适合多喝水,应根据医生建议控制饮水量。

烧水应烧开3分钟

科学家研究证实,自来水含有13种对人具有潜在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氯化物(为卤代烃和氯仿等)。水中这类有毒物质的含量同水温密切相关:90℃时,卤代烃含量由原来常温下每升53微克上升到191微克,氯仿则由43.8微克升到177微克;到100℃时,两者含量分别下降到110微克和99微克;继续沸腾3分钟,则降为9.2微克和8.3微克,这时的开水才称得上是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科学实验还证明,煮沸1~3分钟,水中亚硝酸盐含量增加十分缓慢;煮沸超过5分钟,其含量才会急剧增加;如果继续煮沸至10分钟,这种有害物质就成倍增加。
所以,把自来水烧开3~5分钟,亚硝酸盐和氯化物等有害物的含量最低,最适合人们饮用。

饮水的4个最佳时间

第一次:早晨刚起床,此时正是血液缺水状态。
第二次:上午8时至10时左右,可补充工作时间流汗失去的水分。
第三次:下午3时左右,正是喝茶的时刻。
第四次:睡前,睡觉时血液的浓度会增高,如睡前适量饮水会冲淡积压液,扩张血管,对身体有好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9-03
  成人每天要喝1500毫升-2000毫升水(相当于6个-8个口杯,或6瓶-8瓶汽水量),儿童为500毫升-1000毫升。早晨起来喝150-200毫升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饮水量。
  正常人每天平均耗水量为2000-2500毫升,体内物质氧化可生水300毫升,故每日应补充水分2200毫升,包括饮食中的含水量。夏天每日补充水分在3000毫升左右,才能满足人体需要。 喝水应该是白天和晚上都平均为原则,不要在单一小时内连续喝太多水。
  口渴时,千万不可一次“喝个够”,要少喝、多喝几次才好。如果遇到需要大量饮水的情况,要注意:
  1、每次少喝,每天可以增加次数。
  2、慢慢喝,不要喝得太急。
  3、用吸管喝。
第2个回答  2006-09-28
早上起来后喝一杯(250cc)的水就可以了。。。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一些误区,比如说: 以为每天一定要喝八杯水

大多数人认为,每天喝8杯水(2000cc)有益健康。殊不知喝太多水也会给身体带来麻烦。

喝水和摄取热量一样,应该是需要多少,就补充多少。目前并没有什么科学证据足以说明,多喝水就能多排毒。相反,一个人水喝得太多,却极容易使体内电解质失去平衡(钠、钾离子大量流失)、水溶性维生素(如B族及C)更容易流失。

正常人每天喝多少水量才算是适当的呢?研究发现,一般而言,人体每天从尿液、流汗或皮肤蒸发等流失的水分,大约是1800-2000cc,因此多年来人们一直在说,健康成年人每天需要补充2000cc左右的水分。但这2000cc水分不一定都由喝水获得,而应该把食物里的水分一并算进去,这才是正确的保健方法。

其实,我们每天吃的各种食物内含很多水分。例如,大部分蔬菜、水果90%以上是水,而像鸡蛋、鱼类中也有大约75%的水分。粗略估计,我们吃一餐饭,至少可以由食物或汤里摄取到300-400cc的水。

因此,扣除三餐中由食物摄取的1000-1200cc水分,我们每天只要再喝1000-1200cc开水,平均上午2杯、下午2杯,也就足够了。但是,我们也应该知道,水的需求量必须视每个人所处环境(温度、湿度)、运动量、身体健康情况及食物摄取量等而定,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值。

专家认为,喝水的总原则是:一天不能少于500cc,但也不要超过3000cc。像痛风、肾结石患者等需要多补充水分的人,应遵照医师的建议来进行。
第3个回答  2006-09-28
1200毫升。早晨喝300毫升左右就行了。还有一定要注意喝水要慢饮下。
第4个回答  2006-09-28
好象医生建议早上喝600ML白开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