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写一篇高中800字的议论文,题目为乡愁!急!在线等!

如题所述

那一段乡愁
中华文化浸染着两岸的炎黄子孙。我们共同吟诵着曹操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舒兰的“三十年前/你从柳树梢头望我/我正年少/你圆/人也圆/三十年后/我从椰树林望你/你是一杯乡色酒/你满/乡愁也满。”……
这一首首哀怨的思乡情曲,深深灼痛了海峡两岸所有互相凝望的眼睛,这一段段浓浓的乡愁,牵引着对祖国故土梦牵魂绕的无尽思念。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据说,台湾产的相思豆比大陆的相思豆个大,质地更坚硬,而且台湾相思豆内缘有心型纹路,被人们称做“心心相印”。每一颗相思豆都分黑红两色,红色的一端代表赤子之心,黑色的一端象征着黑土地。或许这相思豆正是相思积累成的而用以寄托相思的吧!
一颗红豆,带来浓情似酒,愁肠怎生禁受?
或许乡愁就是这样的触景生情,就是让我们的心泛起涟漪,跳跃着永不枯竭的悸动,挥洒着无边无际的情伤。
这一依带水的小岛寄托了我们几代人的多少情思。无论是在远古时代因地壳运动而导致的台湾大陆忍痛分离,还是近代因人为因素而致的两岸同胞隔海相望,都割不断那份一脉相承的血系,都阻挡不了历史的进程,阻挡不了统一团圆的共同心愿。
黄山、泰山连着阿里山,黄河、长江映着日月潭。我们有个共同的家,他的名字叫中华。我们无限感慨忧伤的过去,更有理由憧憬美好的未来,台湾思乡的人啊,将不再是只有空叹一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而是与大陆亲人共同拨奏一曲江南丝竹《花好月圆》。

浓浓乡愁
她是我生命里的一棵长青树,任凭风吹雨打依然在我的生命中蓬勃向上。她是我生命里的一株水仙花,风吹日晒仍旧在我的心里香气盎然。她是我生命里的一处别院,历经风霜还在为我守侯。她占满我不眠夜晚的思绪,填满我寂寞无助的心房,浸透我透明泪珠的缠绵。她就是那一丝一缕的乡愁,不舍昼夜的乡愁。
青涩的少年时光在古香古色的小镇洒落,我踏着长着青苔的石板路来回奔跑,从懂事起一直跑到十八岁。她是流淌的河水,流经我的身旁悄然无息,我从懵懂走向成熟,岁月像是不眠的沙漏,一点点地漏掉我的思绪,无法逆转。属于我的一方安乐土,就是我心心依恋的家乡。这里的山清水秀滋养我负荷的心灵,这里的鸟语花香舒缓我憔悴的身躯,这里的鱼虾满江沉淀我不安的慌乱。我在这儿生长。她告诉我真善美的世界,这儿勤劳朴实的人们,真切的关怀,贴心的问候,好似黎明的朝阳,充满了希望。我被家乡的水土滋润得一尘不染,我快乐地成长着。
但是,这一切却没能阻止我对外面世界的向往。
这一天,我拿起行囊,决定离开。
在我离开的那一刻,我端详着这古老小镇,我才第一次发现她的破旧不堪,这里封存着我成长的记忆,我在心里荡漾起了丝丝涟漪。有些不舍,但终究还是要走的,我太年轻,我拥有我不停歇的梦想。
于是我带着行囊,像穿越漫漫沙漠的骆驼。一身的落魄没有掩埋我内心的自信。我整装待发,我尝试着让自己融入外面的社会,他的流光溢彩,灯红酒绿,都曾经让我好奇向往。我试着让自己流连忘返。每一步我小心翼翼,我瞻前顾后,生怕一不小心就粉身碎骨。渐渐的,我开始失望。我发现,他们的笑容不够真实,他们的话语没有肺腑。
我开始想念我的家乡,想念她的纯净,她的清澈。
我怀念在她襁褓中感受到的温暖。
我想回家,想离开这里的嘈杂和虚假,想回到属于我的家。我不想经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心酸,不想经历“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无奈,不想经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悲哀,我只想回到她的怀抱,柔情似水的怀抱。
乡愁,我“小桥流水人家”的乡愁,浓浓的乡愁。

乡愁
当我写下你的时候,笔尖在颤抖,那是因为心儿驮着你,飘走了。
于是,便有了黄土地上父辈们的身影。崔健的声嘶力竭的狂吼,永远也不能让父辈们跟着去欣赏。“太阳最红……”却能唱出他们当年的梦想。父辈们辛勤地拉着他们的生命之车在人生路上远行。勤勤恳恳,踏踏实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可怜天下父母心”是他们对孩子的期望。
我总是这样轻轻地想。
昏黄的灯光下,父亲趴在桌上认真地给我写信。写好了,母亲就把它交给一位探亲的老乡,让他顺便给我捎来。不敢撕开那一纸深情,怕就怕,自己碌碌无为的青春让父亲殷殷的期望如山丹丹调零。捧起父母的叮咛与牵挂,方知,石山的深沉与凝重。惭愧,在这雨季里潜滋暗长。
昔日依依别故乡,最后一眼望见的就是你——故乡的炊烟。伴着落日的余晖袅袅地升起,像井绳一样,父亲的白发,母亲的皱纹,再一次在盈满的泪眼中闪现,啊,炊烟!你可是妈妈脸上慈祥的笑意?
烟梦似的乡愁,斩不断,挥不去,却如初春里的野草般疯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