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忧而忧后乐尔乐,范仲淹除了文坛诗人,还是第一慈善家?

如题所述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范仲淹生于徐州,他两岁时,父亲就病死了,而母亲贫困无依,只好改嫁淄州长山人朱文翰,范仲淹也改从其姓,取名朱说(yuè)。幼时的范仲淹就生活在朱家,继父对他不错,母亲从小教育他要读书识字。后来范仲淹在醴泉寺苦读,由于家境贫寒,他便用两升小米煮粥,隔夜粥凝固后,用刀切为四块,早晚各食两块,就这样一日三餐有了着落。

日子虽然清苦,但是书倒读了不少,渐渐地,范仲淹跟同龄人之间的差距开始凸显,就拿他与朱家其他纨绔子弟相比较,那就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他们看不惯他,就对他冷嘲热讽,不姓朱,还花着朱家的钱。范仲淹十分困惑,回去问了母亲,这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他感到十分难过,不愿再寄人篱下,便告辞了母亲,只身前往应天府(今商丘)求学。母亲虽然不舍,但到底支持他活出自己的尊严,便放他走了。

后来范仲淹中了及第,成为进士,跨入仕途。这一年他也只有27岁。从最开始的基层小官做起,最后一直做到了宰相。这期间范仲淹到底经历了什么,我们谁也不知道。但是一个人的成功绝非偶然,也绝对没有说说那么简单。范仲淹只好一再强调自己,“止欲归本姓,他无所窥。”他不偷不抢,也从不接受贿赂,后来想归根认祖,皇帝也应允了他的请求,自此,他终于恢复“范”姓,有了根。

之后,他被调到了泰州管盐仓。由于海水太猛,一下子卷走了200多条人命,范仲淹没有逃跑,也没有推卸责任,而是默默地留下来亲自下场,站在海水中间指挥民众。海水凶猛地拍打着他单薄的身躯,然而他十分坚毅地站在那里,不肯服输。所有人都被感动了,开始集结重新修筑堤坝。1028年春,长达150余里的捍海堰终于修好了。后来人们把这个堤命名为“范公堤”。可见从范仲淹开始做官起,就是一个心怀天下,且能坚毅地为百姓做实事的好官。

范仲淹就是这样一个勇士,无论刀山火海,宁死也不回头。原以为他在地方当个小官,积攒口碑,再慢慢升迁,人生就会一片灿烂,但范仲淹却不甘于此,他就像“愣头青”一样开始不断向皇上劝谏。而这样做的结果却只有一个,那就是贬!由于范仲淹在朝廷中没有“站队”,自己孤军奋战少不了要挨刀子。于是,范仲淹第三次被贬后,决定从帝都消失,来到了鄱阳湖畔的饶州。

在饶州,范仲淹经历了人生最苦的一段时间,而且这一次比幼年求学时的境遇还要凄苦,据说他一路经过了十几个州,都没人一个人出来接待他。范仲淹在《灵乌赋》中立场坚定地写道,“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这番凛然大节又岂是一般人所能明白的?后来胡适说,范仲淹写下的这八个字,比美国人帕特里克·亨利说出那句经典的“不自由,毋宁死”还要早740年,算得上是中国自由史上一段值得铭记的佳话。

短短七八年间,竟三次遭贬,没有坚定的信念是坚持不下来的。所以,范仲淹说出了他的人生信条: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公元1040年,范仲淹51岁,西夏李元昊称帝,率兵进犯北宋边境,范仲淹被召回,从刚正谏言的文官,变成了对抗西夏的边将。这一角色的转变对他的人生影响也是巨大的。对此,范仲淹表示:以前是身苦心乐,如今是身心俱苦。

不过好在范仲淹用兵如神,带着六千人马就迫使党项大军撤退。连西夏人都夸奖他,“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对于这一点,历史上恐怕没有一个史学家敢否认范仲淹作为一个杰出军事家的地位。可是就算战场上取得了不错的战绩,也没有人会喜欢战争,范仲淹同样如此。庆历三年(1043),宋仁宗决心改革,第一个人事任命,正是把范仲淹调回中央,授官参知政事(副宰相)。看来在皇帝心中,范仲淹才是最合适的改革领袖。

但是好景不长,由于宋仁宗的立场不坚定,范仲淹失去了最大靠山,改革也难以维持下去,最后以范仲淹自请外调为结局而落寞收场。此次改革在历史上被称为是“庆历新政”。或许是受到了这次改革的打击,1046年,56岁的范仲淹外放邓州,老友滕子京被贬巴陵,为得到朝廷谅解,滕子京决定改建岳阳楼。而范仲淹则帮他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北宋皇祐四年(1052),范仲淹带着病躯,到颍州赴任,途中逝世,终年64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说到也做到了,有人就说范仲淹是北宋第一慈善家,不争不抢,不卑不亢,乐于助人,心系天下,算得上是“完人”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8
是的。我认为除了文坛诗人,他还是第一慈善家。因为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没有几个人可以做得到。所以说他是第一慈善家,当之无愧。
第2个回答  2020-12-18
范仲淹确实是一位慈善家,因为他对百姓是非常爱戴的,所以经常会帮助一些有困难的百姓,可以看出范仲淹是真的很亲民。
第3个回答  2020-12-18
是的,因为范仲淹经常把自己的财产拿出来捐赠给贫困人家。他觉得做善事会让自己感到非常开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