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纂14年的《清史稿》,为什么会被国民政府封禁呢?

如题所述

何为“正史”?

“正史”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隋书·经籍志》:“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

也就是说正史的渊源要追溯到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彪班固班昭、马续的《汉书》。此后的“正史”都是以司马迁的《史记》为蓝本的纪传体史书,而且除了《史记》之外,“正史”全部都说延续《汉书》的做法,均为一个王朝兴衰的断代史,并且,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官方耗费巨大人力物力所编纂的史书











官方主持编纂的纪传体断代史,如果以这条为“正史”的标准,《清史稿》无疑应当成为与“二十四正史”并驾齐驱的第二十五史。

但实际情况却是:《清史稿》根本没有资格与“二十四正史”并列,甚至一度被戏称为歌功颂德的官方报告,差点被踢出史书的行列。

《史记》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虚美,不隐恶”,尊重史实,按照历史事实直录直书,比较如实地反映了客观实际的复杂情况,不偏不倚的体现了历史的真实。

《汉书》创立了一个纪传体断代史的规模,它体例完整,记载系统完备,讹误少,对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制度等各方面都有详尽的叙述。

自此之后,“正史”的标准就确定了:《史记》的尊重史实和《汉书》的完备详尽讹误少。

我们先从《清史稿》的历史背景来看。

1911年,革命党推翻清王朝,但是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组建北洋政府后,为了表示北洋政府的正统性,于1914年正式成立清史馆,清朝遗老赵尔巽被袁世凯招聘为清史馆馆长,他上任后,大力邀请和自己一样的清朝遗老柯劭忞、缪荃荪等100余人,组成纂修班子,开始编纂清史。

1927年,历经14年,清史稿终于初步成形。

1928年,《清史稿》正式出版。











《清史稿》是由北洋政府主持编撰的官方史书,它的体例也严格遵循中国历朝历代的正史体例,记载了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称汗到1911年清王朝灭亡,共二百九十六年的历史。

由于北洋政府是清王朝培养而成,而南方的革命党实力比较微薄,所以当清王朝灭亡的时候,北洋政府决定优待清朝皇室,所以清王朝档案和文化典籍都保存得相当完整,这给《清史稿》的编纂提供了最为珍贵的第一手原始资料,比如《清实录》、《清国史》、《清诏书》、《清典志》、《东华录》等等。

要是只论历朝历代的原始资料的详实程度,作为最后一个封建朝代,清朝历史绝对是一枝独秀,这一点是“二十四正史”中的任何一部都无法媲美的。

虽然《清史稿》是官方主持编纂的纪传体断代史,而且拥有最为详尽的原始资料做支撑,但是,终究不配跻身“正史”之列。












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清史稿》并非属于真正的清史,而只是记述清朝历史的未定稿。

赵尔巽在《发刊缀言》说到:“清史稿只是作为史稿披露的急救之章,并非视为成书。”《清史稿》之所以取名为《清史稿》,而不叫《清史》,就是认为《清史稿》是未定本。

《清史稿》之所以没有经过校对而仓仓促促的出版,是因为1927年当《清史稿》初步完成的时候,北伐军势如破竹,大有一统天下的气势,在即将攻入北京城的前几个月,赵尔巽本人已年至耄耋,为了防止情况有变,与同为清史馆的朋友同事们讨论,最终决定把《清史稿》出版。

由于未经过统一整修,又缺乏认真校勘,《清史稿》中的错误、遗漏非常多,其中包括人名、地名、年月日各式各样的讹误。比如,《清史稿》记载:“康熙五年以胡拜为直隶总督。”当年的直隶总督是朱昌祚,而非胡拜,这种笔误比比皆是。又比如,《清史稿》记载:“宣宗(也就是道光皇帝)第六女寿恩固伦公主,道光十年(1830年)十二月生,咸丰九年(1859年)四月薨,年三十八。”按照记载,寿恩固伦公主去世时仅仅三十岁而不是三十八岁。

二、《清史稿》远远达不到“正史”的水平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限于史料的有限性和史官的局限性,“正史”未必就是真实的历史,但却极其讲究一个“正”字,即公正不偏颇,这也是太史公司马迁能被誉为史官之祖的“不虚美,不隐恶”精神,也就是尊重史实精神。

但这一点《清史稿》却远远没有做到,甚至可以说天生就立场不正确,因为从馆长赵尔巽到总纂柯劭忞、缪荃荪,在《清史稿》的一百多位作者中,绝大多数都是清朝遗老,他们对已经灭亡的清朝有着极其严重的眷恋之情,甚至达到了狂热愚忠的地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5
因为里边的一些内容涉及到了国民政府的要害,国民政府为了树立威信才会禁止它,让它不被人们知道。
相似回答